第01版:山西晚报

变“被动”为“主动”从“被挑”到“挑企业”

“00后”求职先查企业“底细”

  2025年春招季,超半数“00后”求职者干出了一件颠覆传统的事——不是等待企业筛选,而是抢先调查企业,通过“反向背调”掌握求职主动权。
  智联招聘最新数据显示,61.7%的“00后”求职者在投递简历前会系统调查企业背景。他们通过天眼查核查企业经营风险,在脉脉、小红书等平台搜索员工匿名评价,甚至通过实习亲身体验企业文化。这种“求职前必做背景调查”的现象不仅折射出年轻人对职场话语权的争夺,更推动着就业市场向更平等、透明的方向演进。3月26日、27日,山西晚报记者就“反向背调”这一现状进行了调查采访。
  传统招聘藏信息陷阱,有人刚入职即离职
  “我刚入职,带我的主管要求我每天都要有业绩,公司里的‘老人’到了下班的点也不下班,我刚来公司也不敢准点走。当时在面试的时候,HR和我说需要有较强的抗压能力,我也没想到‘抗压’是要我每天加班到晚上八九点。”刚入职某广告公司的张嘉佳无奈地和记者说道,目前他已经准备离职。“我感受到公司的这种加班氛围后才想到在网上背调一下公司,没想到好多已经从这家公司离职的人都在说加班很严重,如果重来一次,我一定会先查清公司的真实情况。”
  张嘉佳的经历并非孤例。据某招聘平台2024年的调研数据显示,68%的求职者明确表示企业在招聘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美化行为,包括模糊化描述加班强度、夸大福利待遇或回避潜在的管理问题。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困局,正让许多年轻人在入职后陷入被动。“面试时公司强调‘扁平化管理’,入职后才发现是‘管理混乱’;承诺‘快速成长’,实际却是‘一人身兼五职’。”一位求职者在社交媒体上的吐槽引发许多人共鸣。
  企业为何能“隐藏真相”?传统招聘中企业掌握绝对话语权,求职者往往只能通过HR的片面表述或官网宣传了解公司,而“抗压能力”“适应快节奏”等模糊表述成为掩盖高压工作环境的“挡箭牌”。更关键的是,劳动权益信息的透明度不足,导致许多年轻人直到签订合同后才发现条款陷阱。
  不过,以“00后”为主体的Z世代,正在用“反向背调”打破这一僵局。
  “开盲盒”变“破案”,Z世代求职热衷反向背调
  “反向背调”是相对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背景调查”而言的,指求职者主动调研用人单位,通过查询公开资料、询问师兄师姐或曾经实习的同学等方式,对用人单位相关情况进行多方位了解,作为求职入职的决定参考。
  Z世代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带着对“信息不对称”的天然警惕,将求职变成了双向审查的游戏——他们不仅接受企业的考核,更通过“反向背调”主动调查雇主,从薪资福利、团队氛围到高管口碑,甚至劳动仲裁记录,无一不成为他们评估企业的指标。
  这种转变背后是Z世代对职场认知的颠覆。根据2023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的调查数据显示,83.7%的受访青年觉得有必要对即将入职的企业做背景调查,61.7%的受访青年对求职企业做过背景调查。据某一招聘平台202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Z世代求职者在签约前平均会使用2-3种渠道验证企业信息,尤其关注薪资真实性和岗位描述的匹配度。
  “以前找工作像开盲盒,现在更像破案。”24岁的刘晓薇滑动手机屏幕,向记者展示她为求职建立的“企业背调档案”——文件夹里密密麻麻的截图、表格和链接,记录着她对5家目标公司的“侦查”成果。刘晓薇告诉记者,她已经在反向背调过程中成功被“劝退”了两家企业:一家被她在天眼查上挖出近3年14起劳务纠纷诉讼,另一家则因小红书员工爆料“过节礼品是临期食品”登上她的黑名单。
  三招破解信息迷雾,新生代破局信息不对称
  在就业市场信息博弈中,Z世代求职者正以创新方式重构职场信息生态。区别于依赖专业机构背调的传统模式,他们通过整合公开数据、解析招聘术语、拓展人际网络三大路径,系统性破解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当企业用“抗压能力”“快速成长”等模糊话术描述岗位时,Z世代通过拆解招聘信息的潜在语义,将抽象表述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当看到‘适应快节奏’时,我会换算成日均工作时长;‘扁平化管理’可能意味着权责边界 模糊。”刚毕业的小张告诉记者,他遇到过一家宣称能让员工“快速成长”的公司,深入了解后发现,所谓的成长只是大量重复基础工作,晋升机会渺茫,这让他对招聘信息中的模糊话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判断。
  除了对这些模糊话术了如指掌以外,公共数据平台也逐渐成为新生代的重要侦察工具。通过比对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参保人数与企业宣传规模,检索裁判文书网的劳动纠纷案例,甚至运用百度地图街景观察晚间办公楼灯光密度,这些碎片化线索经整合后,往往能拼凑出企业真实图景。
  不少Z世代求职者还会通过熟人网络来填补制度性信息缺位。一些高校校友群、实习社群、行业论坛等半封闭空间,成为获取“非官方真相”的关键渠道。相较于企业官方口径,前员工对加班强度的吐槽、在职者对晋升通道的隐晦评价,往往更贴近现实。“在学院群看到某公司内推时,我会私聊入职学长学姐了解真实情况,有人会坦诚分享组织架构变动,也有人只谈薪资避谈发展。”正在求职的陈圆圆向记者透露其信息筛选策略。
  推动企业信息透明化,赋能就业市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Z世代发起的反向背调浪潮,正以不可忽视的力量冲击着传统职场格局,对企业、求职者乃至整个就业生态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企业层面来看,反向背调促使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招聘与管理策略。以往靠模糊表述、夸大宣传吸引人才的做法已难以为继。企业需要更加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从实际出发,真实呈现工作环境、发展空间、福利待遇等信息。这不仅要求企业在招聘信息撰写上更加严谨、透明,更意味着企业要在日常运营中切实提升管理水平,改善工作条件,以匹配对外宣传的形象。
  对于求职者而言,反向背调赋予了他们更多的主动权。在过去,求职者往往处于信息劣势,只能被动接受企业传递的有限信息。而现在,他们能够主动出击,深入了解企业的各个方面,从而做出更契合自身需求的职业选择。这不仅减少了入职后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心理落差和离职风险,也让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更加理性、自信。但信息的繁杂也可能给求职者带来一定困扰,如何筛选有效信息将成为新的挑战。
  从宏观就业市场角度而言,反向背调推动着市场朝着更加公平、透明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趋势下,企业间的竞争将回归到企业实力、文化和员工关怀等核心要素上。这有利于优化就业市场资源配置,让真正重视人才、为员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企业吸引到更多优秀人才,而那些试图靠虚假宣传蒙混过关的企业将逐渐被市场淘汰。

  山西晚报记者 武佳 实习生 罗凤梅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27期

  • 第2025-03-26期

  • 第2025-03-25期

  • 第2025-03-24期

  • 第2025-03-21期

  • 第2025-03-20期

  • 第2025-03-19期

  • 第2025-03-18期

  • 第2025-03-17期

  • 第2025-03-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