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主阵地,公立医院一直是党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全国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筹建)单位”——山西白求恩医院在党建引领下,是如何推动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为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呢?
高质量发展
离不开高质量党建
对医院而言,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一直是工作的重点。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必然离不开高质量党建。多年来,山西白求恩医院党委始终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在理论学习上带好头、作表率,各支部也组织党员职工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政治定力,助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发展。同时,全院同心同向同力,坚持全院一盘棋,精诚团结,步调一致,通过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持续推动医院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向前迈进。
同时,医院各党支部还围绕“13321”党建工作模式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开展“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的创建活动,引导各支部结合实际提炼和打造一批主题内涵深、品牌叫得响、工作措施实、示范效应强的党建品牌,释放“1+1>2”强效能,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
“拿我们医务部党支部来说,不仅会配合医院党委开展各类与医疗业务相关的党建活动,如组织医疗专家到基层进行医疗服务和健康讲座,将党建工作与提升基层医疗水平相结合。”山西白求恩医院医务部党支部书记陈丽说。他们还会把工作重点放在某些“小事”上,比如对病例室的党员来说,在病历管理、病历质量控制、病历信息统计等工作中,党员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院感科则是要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中,坚持党员始终站在一线,严格执行感染防控规范和标准,加强对医院各科室的感染监测和指导,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特殊时期,并发挥骨干作用。
2024年,医务部党支部组织了多场主题党日活动,包括走进山西大剧院观看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为原型创作的大型音乐剧《绽放》。“观看《绽放》后,大家纷纷表示要向榜样学习、向先进看齐,传承红色基因,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大信心做好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陈丽说。
缩短的是平均住院日
提高的是患者满意度
一直以来,平均住院日就是衡量医院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是否畅通,医院效率、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高低的综合性指标,医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精细化管理,科学缩短平均住院日就是一个很好的管理抓手。
2021年8月,“科学缩短平均住院日”专班正式成立,通过分析,专班在科室层级制定了年度目标,开始在全院多维度、多部门推进。经过项目化管理推进,截止到2024年11月,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为7.7天,较上一年度同期下降0.51天,较2020年、2021年分别降低3.88天、2.73天。2025年的目标是将平均住院日降到7天以下。“主要还是通过一些管理的方式,比如说缩短检查报告出具的时间、缩短术前等待的时间以及使用外科的快速康复手段等,进而缩短平均住院日。”陈丽介绍。
会不会有患者提出异议?比如说本身想要在医院进行多项检查或“休养”的患者?面对这个问题,陈丽表示,患者住院时间的长短,一方面与病种有关,另一方面与医院的诊疗水平、管理水平息息相关。作为适度性指标,平均住院日绝非越短越好或最短即最优。“我们肯定是以患者满意度为前提的。”她说,对需要进行“休养”的患者,会安排在专门的科室就诊;对大多数的、来医院就诊、想尽快解决自身问题的患者,可能也希望能尽快出院,这和医院考核的缩短平均住院日并不冲突。而且,对患者来说,缩短平均住院日也非常有意义,就医的财务成本、精力成本、时间成本、情感成本等会大大降低。
多部门联动
为患者保驾护航
据相关报道,我国至少有20万人因用药不当致死,因此合理规范地用药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在医院,医务人员会根据疾病类型,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比如身高、体重、年龄等,制定科学的用药方案;同时,还要结合药理学理论,选择较为适合的药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药物的效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怎样才能保证医院临床的规范用药呢?山西白求恩医院成立了合理用药专项工作组,工作组与护理部、运营部、医保办、药学部等多部门联动,定制度、立规矩,加大合理用药监管力度,严格限制药物不合理使用,按月将药品使用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实现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和次均费用等整体下降。
同时,每月定期召开药占比专项反馈会,对不合理用药进行点评、约谈,逐步规范临床用药行为。实施管控的药品涉及中药注射剂、中成药、抗菌药物、电解质及营养类药品等,相关药品使用金额减少了约3368.34万元。2024年1月至11月门诊次均药费较2023年同期下降16.95%;住院次均药费下降11.33%,均低于全国均值。
在现代医疗领域,VTE(静脉血栓栓塞症)被誉为“沉默的杀手”,是很多院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外科手术后经常出现。但80%以上的VTE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极易发生漏诊、误诊。
“也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同样设置了专班,来提高全院VTE综合防治能力、广大医务人员对VTE预防意识。”陈丽说。从2010年10月启动VTE信息系统改造,再到当年12月的全院临床科室推广应用,并通过加强专项培训、以重点专科培训为抓手,及时总结经验,院内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规范的、具有该院特色的防治体系、防治路径及防治措施,为患者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经过一段时间的管控,院内VTE风险评估率由2021年的6%提高到2024年的97.89%,出血风险评估率由0.07%提高到100%,VTE中高危患者预防措施率由4.17%提高到最高值75.17%,基础预防率由1.43%提高到91.44%。“对患者来说,好处就是在医生评估到他有风险的时候,可以及时介入并解决问题,避免了更糟糕的情况发生。”陈丽说。
党员带头作用
让“项目化”工作更有成效
山西晚报记者观察到,无论是“缩短平均住院日”还是“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和“提升医院VTE能力”,都是以“医疗专班”为切入点的。
“医疗专班”是该院经过长期调研,充分结合医院发展现状、深入挖掘剖析医院发展内部矛盾后,创新出的组织推进模式。所谓专班其实就是研究小组,着力关键制约点寻求最佳改善途径和最好解决方法,从而保障医院改革顺利推进。“2021年年初,院党委专题研讨部署,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国考’工作专班、‘三甲’工作办公室,抽调部分临床科室专家、党政职能部门骨干协同工作,这算是‘专班’模式的起始点。”陈丽说。
2023年年底,院内又成立了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公室,针对医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难题,推行10个专项工作组,以项目化管理模式推进工作,涉及平均住院日、药占比、耗占比、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规范预防、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管理、病案管理、医联体建设、医疗安全管理、诊疗中心管理。
“我们党支部一直有着特别好的传统,党员永远都冲在最前面。”陈丽说。她所在的党支部涉及医院多个部门,除了医务部,还有病例室、院感科、防保科和基层办,很多工作都是大家一同去完成的,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始终引领着大家。
医务部部长刘师伟,不仅是医院内分泌科的主任,还兼任内分泌科党支部的支部书记,日常的工作不仅要出门诊、查房,还要主持内分泌科的其他各种工作,带领团队钻研课题、培育医学人才等。但只要有涉及医务部的工作,她也毫不推辞。
作为内分泌科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她还带领着支部党员赴昔阳县大寨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并发表讲话强调传承红色基因,将党支部建设与科室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相结合,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正是这样的先锋模范,让医务部党支部遇到困难时,一直是群策群力。
目前,山西白求恩医院有70余个临床及行政科室,同时还有40余个专班。“通过近几年专项管理的系统性整改和‘修复’,我院的各项数据实现了大幅度改进,‘国考’成绩也实现了突破。数据是不会说谎的,辛苦和汗水是不会白费的,这不仅是我们医务部党支部的工作成效,也是近四千名白求恩医院人的功劳。”说到这里,陈丽的脸上充满了自豪。
今后,山西白求恩医院会不断提升政治站位,把握好党建业务相融的契合点,充分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作为一代又一代“白求恩”式医者,山西白求恩医院的专家们也会持续擦亮“重走白求恩之路,传承白求恩精神”“回望医学院”两个党建品牌,推动以白求恩精神为核心的医院文化深入人心。同时,围绕2025年卫生健康工作要点,高质量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山西晚报记者 张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