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清晨,太原东山华能电厂职工食堂的面点师杨文玉在完成早餐的准备工作后,匆匆骑上电动自行车赶到山西工匠学院。当天,“花开满园”山西特色面点培训班在山西工匠学院开班授课,授课团队有王张龙、张素香等知名面点制作大师,他们都是杨文玉的偶像,他十分期待亲耳聆听两位工匠大师的讲座。
据山西工匠学院透露,随着各行各业职工不断“充电”提升自我,大家持续进行专业赋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山西工匠学院扩大师资队伍,把全国著名工匠大师纳入到学院师资库中,推出多领域的全新课程。
牛国栋、张东元、樊志勤、王张龙、冯彩亮……山西工匠学院“花开满园”职工技能培训班授课团队大师云集,工匠劳模们纷纷走进“讲堂”,为学员们传匠心、授学业、解疑惑,让学员们深切感悟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的真谛,在奔向工匠的道路上加油“充电”。
培训班学员也“追星”
“花开满园”山西特色面点培训班于4月15日至18日举办,培训对象为餐饮岗位的企事业职工。培训内容包括:刀削面、转盘剔尖、大刀拨面、一根面、剪刀面、一窝酥、牛舌酥、特色沙棘酥饼、养生苦荞酥饼、烫面千层烙饼、杂粮桃酥、蛋月烧等山西特色面食的制作课程。
本期培训班的牵头人是王张龙,他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金厨奖、三晋英才、三晋工匠、“感动山西十大人物”、“中国·山西美食走进纽约联合国总部”特殊贡献奖获得者,“直径1.8米最大的面球”世界吉尼斯纪录保持者。授课团队还有中西式面点高级技师、国家名厨、注册中国烹饪大师、山西面食大师张素香等。
“‘花开满园’山西特色面点培训班去年开过班,我有幸参加培训班聆听王张龙、张素香、冯随萍等面点大师的讲座,受益匪浅。”杨文玉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以前在饭店学徒的时候,师傅就是让他不停地揉面、搅面,至于到底为什么这么做,他也没弄清楚。通过培训班学习,他才明白,选对了面粉,做出来的面点才能又好吃又好看。
“现在,单位同事们都夸我做出来的面点,不仅花样多,也更好吃了。”杨文玉说,十几天前,单位通知他“花开满园”山西特色面点培训班再次开班,他立刻报了名。他渴望通过进一步学习,将各种面点制作技法学通学精,在食堂推出兼具观赏性、营养性和美味性的面点。
学员郭代弟,太原小店人,餐饮行业从业者,她一次登录山西省总工会微信公众号得知山西工匠学院举办“花开满园”山西特色面点培训班,王张龙、张素香将亲自授课,立刻报了名。“能向这些大师学习,机会难得。”郭代弟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她期望不仅能学习到相关的理论知识,也能在大师的指导下突破自己的技术瓶颈,从大师那里获取灵感,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找到更明确的方向。
客座工匠教师云集
作为本期“花开满园”山西特色面点培训班讲师团成员,张素香已是第八次来山西工匠学院授课。张素香在面点行业摸爬滚打多年,专注于面点制作工艺的钻研与创新,把传统面点的传承和改良当作自己的使命。当山西工匠学院向她伸出橄榄枝时,她真切感受到多年的努力和付出得到社会认可。站在讲台上,她将多年来积累的面点制作技巧、独特配方、行业“秘方”倾囊相授。
“这些学员就像一张张白纸,对知识充满渴望,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授课,能在他们心中种下热爱面点事业的种子。”张素香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受邀到工匠学院授课,对她不仅是一次知识的输出,也是一场收获满满的学习之旅。课堂上,学员们的热情和专注让她深受触动。每当讲解新的面点制作方法,看到学员们那股子认真钻研的劲头,和年轻时的自己一样充满活力,她也从学员们那里汲取到了灵感,认识到传统中式面点加工技术需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67岁的张东元,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工匠”的荣誉获得者。作为山西工匠学院技能培训牵头人之一,张东元是山西工匠学院客座教师中年纪最长者。“我先后牵头组织4期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数控机床加工编程,工业机器人编程与维护、岗位创新与发明专利成果申报等,培训课程深受学员欢迎和好评。”张东元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作为技能培训牵头人之一,他不仅组织省内工匠大师为学员授课,还曾邀请多位外省“中华技能大奖”获奖者授课,以此拓宽学员们的视野,受到好评。
“不少高水平的技能工人已经具备了参与技术工作的能力,正越来越多地在工艺改进、研发创新中发挥作用。在我看来,兼具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智能制造的要求。”张东元说,每期由他牵头的培训班开班,他都激励学员们要珍惜当下,充分利用工匠学院优质实训教学资源,不断充实自己,提升技能水平,为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山西工匠学院透露,截至目前,该学院师资库中共有54名客座工匠教师,其中高级工程师18人、工程师11人、特级技师4人、高级技师38人、技师4人。这些客座工匠教师,都是山西省内各行业领军人物,其中,全国劳模15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人、全国技术能手24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8人,还有大国工匠、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能比赛冠军等。
学校坚持“开门办学”
据山西工匠学院统计,按照“大师牵头、学员参与、交流融合、技术攻关”的教学模式,截至2025年4月,“花开满园”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共开展培训136期,培训职工10372人次。专题培训班内容包括车工、钳工、焊工、铆工、电气、变频器系列、交流伺服控制、PLC操作应用、西门子交流驱动、数控加工维修、煤矿井下设备维修与保养、煤矿防尘、汽修、钢铁冶炼与轧制、班组管理、精益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职工创新工作室、岗位创新发明、劳模素质提升以及烹饪、剪纸等20多个。
“‘花开满园’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正朝着培训规模化、高端化、精准化的方向大步迈进。”山西工匠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花开满园”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推出智能机器制造机器人使用编程、电商直播运营、家政服务收纳整理、3D打印设备操作与维修、生成式人工智能AI大模型探索与实践、新能源车发展与养护、无人机操作应用、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等专题课程,激励广大劳动者学习技能、传承技艺,立足岗位、成长成才。
2024年,山西省总工会印发《山西省工会“1+N+ N”工匠学院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方案要求,到2026年基本建成覆盖全省、具有工会特色、上下联运贯通、培育工匠人才的全省工会工匠学院体系,建成市级和省级产业工匠学院25家以上,分院40家。方案明确了“1+N+N”工匠学院体系建设标准:能够开展符合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工匠人才培训。聚焦工匠人才特色,师资队伍具有鲜明的工匠元素,推动区域或产业领域工匠人才脱颖而出;聚焦先进技术和数字技能培养,积极开展前沿技术体系化培训。
山西省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山西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山西工匠学院),是工匠精神教育基地、山西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山西省工匠大师联盟基地。按照“花开满园”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总体要求,培训突出公益属性,对参训人员不收取任何费用;同时坚持开门办学,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山西工匠学院践行“开门办学”,一方面采取“引进来”,邀请最顶尖的师资来校讲课,促进学校教学、培训水平提高;另一方面又坚持“走出去”,积极开展技培送教到基层活动,推进职工素质提升体系、职工技能提升体系和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打通产业工人成长“快车道”,推动我省技能人才规模不断壮大,为山西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山西晚报记者 梁成虎 实习生 陈乐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