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教育

4·23世界阅读日来临之际,看阅读达人的养成之路——

“我是这样爱上读书的……”

  曾国藩有一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阅读对于淬炼个人智慧和提升写作技能的重要性。它告诉我们,唯有通过广泛地吸收知识和不断地学习,人才能在文字的海洋中翱翔自如,表达思想无拘无束。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那么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也是成为“阅读达人”的必经之路。4·23世界阅读日来临之际,山西晚报记者围绕“我是这样爱上阅读的”这一主题,分别采访了不同年龄段尤其是中小学生中的“阅读达人”,请他们和大家分享阅读的好习惯。
  中小学生阅读现状扫描
  本次调查,山西晚报记者通过分布在各校的山西晚报小记者进行抽样,经过研究回收有效问卷发现,78%的中小学生表示喜欢阅读,其中,故事类书籍最受欢迎,占比达65%,科普类、漫画类书籍分别以42%和38%的比例位列其后。然而,在阅读时间上,仅有35%的学生能保证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近半数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不足30分钟,学业压力、电子产品的吸引成为阻碍阅读的主要因素。
  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纸质书依旧是中小学生的首选,占比达72%,但电子阅读也呈现上升趋势,28%的学生表示会通过电子设备阅读电子书或听有声读物。同时,调查发现,家庭阅读氛围浓厚的学生,其阅读频率和阅读量明显高于其他学生,这表明家庭环境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阅读:从趣味阅读开始的读书路
  在太原市青年路小学,四年级的张艺曦是个“小书迷”。她的阅读之旅,是从妈妈送给她的一本《没头脑和不高兴》开始的。“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就被里面有趣的故事逗得哈哈大笑。没头脑造了三百层的大楼却忘记装电梯,不高兴演武松打虎,结果因为不高兴被老虎打得鼻青脸肿,这些情节太有意思啦!”张艺曦兴奋地分享道。
  张艺曦妈妈为了培养她的阅读兴趣,可花了不少心思。家里专门布置了温馨的阅读角,摆满了各种色彩鲜艳、内容有趣的书籍。妈妈还会定期和她一起逛书店、挑选新书,遇到有趣的故事,母女俩就坐在书店的角落里,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不仅如此,妈妈鼓励张艺曦把读到的故事分享给家人。每当她绘声绘色地讲述时,全家人都会认真倾听,还时不时提出问题,这让张艺曦特别有成就感。
  除了有趣的故事书,张艺曦还特别喜欢读绘本。她说:“绘本里的图画特别精美,有的还藏着小机关。我最喜欢《揭秘系列》绘本,轻轻翻开小翻页,就能发现好多小秘密,感觉就像在探险一样!”现在,在妈妈的陪伴下,张艺曦每天都会留出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周末还会去儿童图书馆,在那里一待就是大半天。
  阅读倡议:
  张艺曦想对小伙伴们说:“大家快来一起读书吧!书里有好多奇妙的世界,有会说话的小动物,有神秘的城堡,还有勇敢的小英雄。我们可以互相分享好看的书,把有趣的故事讲给同学和家人听。让我们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和书做朋友,在书的海洋里快乐地遨游!也希望爸爸妈妈们能多陪我们一起读书,这样读书就会变得更有趣啦!”
  亲子共读:用成长陪伴成长
  就读于太原市金河中学的李翊丞是班上出了名的“书虫”。他的卧室书架上满是读过的书籍。这些书籍上自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从我识字开始,书一直伴随着我,那淡淡油墨书香,诱惑着我,吸引着我。拿起一本好书,沉浸在其中,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在书的世界中探索着未知的奥秘,享受着其中的快乐,使我从一个无知小孩慢慢长大,慢慢成熟。”谈起阅读的感觉,李翊丞想说的话很多。
  谈起孩子是如何爱上阅读的?翊丞妈妈很有发言权。她坦言:“其实受姥姥的影响比较大。记得我小时候,我妈妈特别会讲故事也经常和我一起看书!妈妈忙碌了一天,很疲惫,却在和我读书的时候,异常兴奋,充满欢乐。所以在我初为人母的时候,我特别希望自己能够像母亲一样,和孩子一起读书,给他讲故事。在翊丞0–3岁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了原版绘本之旅,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共读绘本,乐此不疲。上了幼儿园,我发现他通过大量的阅读,已经能轻松把我给他讲过的绘本故事讲给我听,我们时而哈哈大笑,时而也会一起感伤,阅读在我们之间悄悄萌芽,这也是阅读应该有的样子吧!再后来,我经常带他到图书馆借书或看书,我们坐在角落里,互不打扰,安静地度过一个下午的时光!我们也经常看话剧,纪录片,书中的情景出现在真实的画面中。”
  现在的李翊丞讲起故事来头头是道,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人物经历在他的嘴里变得异常精彩,在卧室,客厅,阳台,甚至卫生间,书成了他手中离不开、放不下的宝贝。从《一千零一夜》到《上下五千年》,从《科学大爆炸》到《环游世界》,翊丞和妈妈一起重温历史,见证科技发展。
  阅读倡议:
  阅读习惯的培养植根于亲情的陪伴。翊丞妈妈发出倡议:“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言传身教更需要父母用心陪伴。陪伴,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用爱浇灌收获幸福,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俗话说,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父母做榜样!共读使我们多了一份责任,既然愿意投入其中,那就放下手机,沉下心来,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融入好的读书环境中。言传不如身教,给孩子树立榜样,挤出时间读书,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养成阅读习惯,从而提升阅读能力。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多了,容颜自然会改变。不仅可以积累知识,拓宽眼界,更能潜在气质里,表现在谈吐中。让我们以行为步,迈向书籍的大海。以知为果,撷取知识的浪花。”
  家长引领:给读书设置一个固定的时间
  “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我没有认真读完过一本书,大学毕业,基本上就与书本无缘了,静不下来心读书,这是我过去10年里最大的遗憾吧。”一位太原自由职业者李京京略带羞涩地告诉记者。
  关于“读书的觉醒”发生在去年9月,那时李京京所在的公司倒闭,她失业了。她回忆道:“孩子上了幼儿园,我发现有了自己的时间,尽管没有班上的日子充满焦虑不安,但我竟然买了很多书,一开始也不知道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所以看到网上一些读书博主推荐的书单,感觉不错就买回来。我最喜欢哲学一类的书籍,仿佛作者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说给我自己的。比如说《道德经》里的‘飘风不终朝,骤雨不日’,安抚了我当时焦虑的心情。”
  到现在,大概一年半的时间里,李京京读了约有100本书。“这个效率和那些读书达人比起来实在让人自惭形秽。但对于我来说,能每天花一点时间去读书,能有一点点的进步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所以,阅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生活的幸福感。”李京京感慨。
  阅读倡议:
  谈起阅读习惯的培养,李京京发出倡议:“首先要提前做计划,列读书清单。一开始不知道读什么书,就去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就好了。可以在社交平台搜索一些博主的荐书,根据博主的读后感可以提前做预判。其次,每天规划出特定的时间给阅读。每天拿出固定的时间来阅读其实对我们这些有孩子的妈妈来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还要工作,还要做家务,买菜做饭。所以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读书,我会每天6点起床,早起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里我自己坐在阳台的书桌边安静的读书。只要习惯这个节奏,就会慢慢养成习惯,坚持起来也比较简单了。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戒掉刷短视频和看无关信息的瘾。这真是一个短视频的时代,一年多以前我也是这样,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看看这看看那。现在,我尽可能的忍住不去点开这些软件,不去看不重要的无关信息,养成随手点开读书APP的习惯。我也希望自己认真读书的样子能引领孩子爱上读书。”

山西晚报记者 田晓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4-18期

  • 第2025-04-17期

  • 第2025-04-16期

  • 第2025-04-15期

  • 第2025-04-14期

  • 第2025-04-11期

  • 第2025-04-10期

  • 第2025-04-09期

  • 第2025-04-08期

  • 第2025-04-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