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9版:茶道酒香·我的汾酒故事

茶道上晋湘相顾 古城里汾酒飘香

  • 近日,茶道酒香汾酒品牌推广活动采访团走进湖南,探寻探寻一段跨越300年的酒文化传奇。。图为图为湖南湖南洪江古城厘金局“真正山西汾酒经售处”。山西晚报记者 寇宁摄

  • 这幅油画描绘了清末民初洪江繁盛的商业景象。

  • 一甲巷码头,沅水河流美景。  

  • 洪江古城里的徐复隆商行。

  • 洪江古城厘金局“真正山西汾酒经售处”。

  • 现在的犁头嘴社区居民委员会是曾经的山西票号——晋泰祥票号。

  • 洪江古城街景。

  • 各种各样的湘潭汾酒酒标。

  • 各种各样的湘潭汾酒酒标。

  • 各种各样的湘潭汾酒酒标。山西晚报记者 寇宁摄

  • 扫码看视频。拍摄:山西晚报记者 杜金栋 张琪制作:山西晚报记者 张琪

  • 扫码看视频。拍摄:山西晚报记者 寇宁 张琪制作:山西晚报记者 张琪

  •   在湖南的街巷里,青石板遗迹上的辙痕如同时间的刻度,默默诉说着一段跨越300年的酒文化传奇。明清时期,当晋商的驼铃沿着万里茶道穿越八百里洞庭,汾酒的清香便开始浸润湖湘大地。从驼队马帮的艰辛跋涉,到工艺火种的悄然传递,再到现代市场的创新突围,汾酒与湖南的故事,是一部关于贸易、文化与匠心的交融史。
      一些酒标:商贸往来间的酒香初绽
      明末清初,湖南湘潭商业蓬勃兴起,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繁荣的市场,吸引各地商人纷至沓来。山西汾酒也在这股商贸浪潮中,踏上湘潭的土地。据史料记载,当时湘潭“街市三重”“帆樯蚁集二十里,廛市日增,蔚为都市”,店铺多达4500余家,作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四大药都之一,商业氛围浓厚。山西汾酒进入湘潭后,迅速获得当地消费者的青睐,逐渐形成较大的市场。
      乾隆年间,山西、河南、甘肃、山东、陕西北方5省旅潭商人共建了北五省会馆——关圣殿。这座会馆不仅是商人交流的场所,更成为汾酒在湘潭推广的重要据点。《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初期,湘潭县“城乡市镇糟坊酒店百十余家,用谷米烧酒日篙千余石”,由此可见当时汾酒产销之旺盛。许多商人在湘潭开设糟坊,专营汾酒,当地称之为“湘潭汾酒”“湘汾酒”。这些酒坊借鉴了汾酒的酿造工艺,结合本地原料和口味特点,对酒的风味进行了改良创新。在湘潭的老档案中,还留存着当时酒坊的酿造配方,清晰地记录着如何用本地的稻米与汾酒传统工艺结合,造就独特的口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中心逐渐转向省会长沙,汾酒也随之在长沙落地生根,并且愈发风靡。据易仲威《昔日长沙名店特产拉杂谈》记载:“饮酒也有专店:吃汾酒必到青石街李大有。”可见,汾酒在长沙已成为一种备受追捧的佳酿,拥有稳定的消费群体。湘军名将刘长佑,在同治、光绪时期曾先后任直隶总督、两广总督、广西巡抚,有传记称他“好饮,且必汾酒”,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汾酒在当时湖南上层社会的受欢迎程度。
      汾酒在湖南的盛行,不仅体现在街巷的遗址中,还体现在当时留存下来的各种资料实证里。在山西酒史专家、山西省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山西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文清的《汾酒史话》中,山西晚报记者清晰看到各种各样的湘潭汾酒酒标,这些酒标多以红色为底,有“湘汾”“湘汾酒”“特质湘汾”“湘潭汾酒”“潭州大曲(原湘潭汾酒)”“西汾酒”“映潭汾酒”……每一个酒标,一定得有“汾”字,有“汾”味儿。这些酒标串联起的,不仅是汾酒在湘楚的味觉迁徙史,更是一部晋商文化、湖湘精神与中国白酒产业发展的互动史诗。当我们凝视这些泛黄的酒标时,看到的不仅是商业符号的更迭,不仅是汾酒酿造技术的延续,更是人们对美酒品质追求的坚守。
      几个大字:古商城里的酒商博弈
      洪江古商城,这座位于湘西的千年古城,曾是万里茶路上的重要驿站。沿着万里茶路,茶道酒香采访团的记者一路开车到洪江。一路之上,山峦连绵起伏,浓雾弥漫其间,宛如一幅水墨画在眼前徐徐展开。在路途中,思绪不禁飘回到数百年前,彼时晋商为开拓商业版图,背井离乡,踏上漫漫征途。他们赶着骡马、推着小车,载着茶酒,跨越千山万水,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未知的前路,他们疲累歇脚时,是否会抿一口家乡的汾酒?
      踏入古商城,青石板路蜿蜒曲折。街边的古建筑雕梁画栋,虽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恢宏气势。晋商沿着万里茶路来到洪江时,带来的不仅有茶叶,还有家乡的汾酒。在古商城的山陕会馆遗址,建筑虽已推倒,仅留下指示牌,但依然能想象出当年晋商在此商议生意、举杯畅饮汾酒的场景。据当地导游介绍,晋商将汾酒运至洪江后,起初主要在晋商圈子内流通,但汾酒独特的清香型口感逐渐吸引当地的达官贵人与富商巨贾,进而慢慢打开了当地市场。
      洪江古商城的厘金局旧址附近,曾上演过一场激烈的商业博弈。一位山西商人独具慧眼,买下厘金局的房产用于经营汾酒。但初来乍到,销售情况并不乐观。与此同时,附近新开了一家售卖汾酒的店铺,两家形成了激烈竞争。为了打开市场、区分自家汾酒的正宗性,双方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赌”。他们邀请当地酒客、商户以及德高望重的乡绅作为见证,各自宣称自家汾酒才是正宗山西汾酒,若被证实所售非正宗,便退出洪江市场。
      山西商人积极应对,不仅向众人详细介绍汾酒的酿造工艺,还现场展示汾酒酿造流程,让当地百姓直观感受其独特魅力,并且还大胆推出免费品尝、即买即送等营销手段。一时间,这场“汾酒之争”成为洪江古商城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吸引了众多百姓的关注和参与。
      在这场较量中,山西商人始终坚持品质至上,他还积极收集顾客反馈,根据洪江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建议将汾酒与当地特色小吃搭配饮用,丰富口感体验。随着时间推移,经众多见证人的评判,山西商人凭借其汾酒醇厚的口感、清正的香气以及正宗的酿造工艺,赢得了这场“对赌”,山西商人的店铺从此声名远扬。经此一事,他在酒肆门口两侧的墙壁上刻下“真正山西汾酒经售处”几个大字。尽管岁月使字迹变得斑驳,但这段历史却深深烙印在洪江古商城的记忆中。据当地人回忆,那时,洪江所能看到的白酒,都来自于这家酒肆。
      多款美味:湘汾酒韵里的匠心独运
      常德,素有“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成俗”的饮酒传统。清文人胡浚在《武陵竹枝词》中吟唱“村村画鼓浇春酒”,描绘出当地饮酒风俗之盛。清代至民国时期,常德城乡民间糟坊日臻鼎盛,酒法代代相传。其中,产湘汾酒最有名的当数洪顺祥糟坊。
      《常德史志》记载:“民国初年,常德城下南门宏顺祥号所产‘汉汾酒’被誉为全省10余种优秀产品之列,享有名酒美誉。”1917年6月,常德宏顺祥号(下南正街)“汾酒”被国家农商部评定为优秀产品。到了20世纪40年代,酿制湘汾酒的糟坊遍布常德城乡,仅常德城区就有“马万隆”“周恒益”“陈和顺”等大小酿酒糟坊70余家。这些糟坊大多采用前店后坊的经营模式,自产自销,农村地区则多为自酿自饮。在常德的一些老酒厂遗址,至今还保留着当年汾酒工艺的器具,无声地诉说着那段传承的历史。
      在常德的酿酒传承中,不仅有代代相传,还有多元化的发展。以常德聂振茂药号为例,他们创制名牌产品“聂振茂虎骨酒”,为了将金字招牌发展下去,他们始终不渝地坚守遵古炮制,不仅选料认真,且选用李大有酒号的汾酒浸泡。李大有酒号在清末濒于破产,聂振茂药号为了取得专利特权,慨然贷给该号纹银万两,使其重振旗鼓,恢复营业。其交换条件就是让李大有为其供应比售给其他药店高10度的汾酒。李大有及其子孙遵守约定,致使聂振茂药号的虎骨酒驰名湘黔,其时年销售总额高达100多万两银元。
      在长沙,酿酒历史同样源远流长。明代以后,晋商带来了山西酒艺,在长沙开设大量糟坊,使长沙成为湖南两大产酒地区之一。长沙有许多地名带有“糟坊”二字,如糟坊巷、糟坊垄等,这些地名见证了当时酿酒业的繁荣。清代《长沙县志》记载,民间有“六月六日造新米饭酿陈酒”的风俗,选用高粱为酿酒原料。1935年长沙市有酒坊13户,年产高粱烧酒4361担,1952年,在老酒坊基础上建成长沙酒厂。后来,长沙酒厂生产白沙液时,曾到山西杏花村学习考察。学习之后结合当地特色以及酒厂情况进行改良研发,在长沙酒厂的老厂房里,还保存着当年研发白沙液时的实验记录本,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无数次尝试与改进。
      如今,汾酒的清香不仅凝聚在酒杯里,还飘溢在餐盘上。在一家湘菜馆,记者看到了以汾酒为特色的菜品——汾醴浸麟首。在剁椒鱼头这道经典湘菜中加入适量汾酒,鱼头烹好后第一时间将汾酒淋满锅盖并点燃,待火焰渐尽,揭开盖那一刻,不仅去腥提鲜,还增添了独特的酒香。这道特色菜品将汾酒的清香与湘菜的浓郁风味巧妙融合,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美食体验。
      如今的湖南酒市,汾酒的身影从未消失。长沙的酒柜里,既有玻汾的亲民,也有青花汾的雅致;常德的宴席上,德山大曲与汾酒同席,诉说着传承与创新的故事。在南昌曾品堂老酒博物馆,那枚民国时期的“南昌永泰祥”酒标旁,陈列的“湘汾酒”酒坛正在讲述新的传奇——瓶身绘着岳阳楼的飞檐,酒标印着白沙井的水纹,打开时,依然是那缕穿越三百年的清正酒香。
      汾酒在湖湘的故事,从来不是简单的技艺迁移,更是北地的刚烈与南方的温润在时光中的彼此成就。当我们举起酒杯,品的是高粱与稻谷的对话,是山泉与井水的和鸣,更是晋商驼铃与湘水号子在历史长空中的恒久回响。这缕跨越时空的清香,早已成为湘楚大地的味觉基因,在每一个举杯的时刻,唤醒关于开放、融合与坚守的集体记忆。

      山西晚报记者 张琪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12期

    • 第2025-05-09期

    • 第2025-05-08期

    • 第2025-05-07期

    • 第2025-05-06期

    • 第2025-04-30期

    • 第2025-04-29期

    • 第2025-04-28期

    • 第2025-04-25期

    • 第2025-04-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