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论苑

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矗立起新的里程碑。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决定》60条中的最后一条专门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明确指出对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全党必须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坚持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明确各项改革实施主体和责任,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
  坚持钉钉子精神,就要找准目标定位
  钉钉子,就要找准发力点,选好突破口,精准发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只有把牢方向,重点关注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事半功倍。改革往哪里改,哪些是改革的基点、重点和难点,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思考的问题。抓好改革要勇于先行先试,排好优先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增强群众的满意度为落脚点,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发力点和突破口,实现改革供给与民众需求精准匹配,推进改革走深走实,真正让群众更好更公平地共享改革成果。要聚焦改革重点领域,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
  坚持钉钉子精神,就要坚持整体推进
  钉钉子,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扎实推动全会《决定》部署的改革任务落实,不能单打独斗、单兵突进,必须在党中央领导下有序推进。要增强改革取向的一致性,坚决防止和克服本位主义,树立全国上下“一盘棋”思想,不能因为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影响改革大局。要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发展与安全等重大关系,把握好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强化系统集成,坚持以全局观念系统谋划,促进改革各领域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加强改革效能正向叠加,防止各行其是,互相掣肘。
  坚持钉钉子精神,就要坚持因地制宜
  钉钉子,必须会干、巧干,只有钉到点子上,才能钉得牢。抓落实的过程就是保持定力、释放活力的过程。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不折不扣落实的原则性与创造性落实的灵活性有机统一,既要把握原则,也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紧密结合各自实际,注重方法灵活性,防止原样照搬,上下一般粗。要将全会精神与地方工作结合起来,大兴调查研究,听真话、摸实情,真正把实际情况摸清楚,把问题要害找准确,研究制定精准可行的工作方案和落实举措,突出改革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坚持钉钉子精神,就要坚持守正创新
  钉钉子,要讲究方式方法,发现钉错要及时纠正。改革既要保持定力,又要敢于创新,大胆探索。改革无论怎么改,都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不动摇。改革中要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束缚,破除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要“采取试点先行探索的办法,取得经验、看准了再推开”,不断创造和积累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经验。改革最大的活力在人民群众之中,对于新领域遇到新问题,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开拓创新,探索新路径、新方式,挖掘新潜能。
  坚持钉钉子精神,就要有持之以恒的韧劲
  钉钉子,没有韧性、力度、定力是钉不好的,必须咬定目标,保持耐心,锲而不舍,敲紧钉实。以钉钉子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以清醒的头脑、务实的作风,高效推进改革突破。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要坚决克服“一阵风”的弊端,不可虎头蛇尾、浅尝辄止,必须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保持战略定力,切实在“抓长”和“抓常”上下苦功,保持工作连续性,过去制定的改革措施要扎实推动。在机遇面前要主动出击、敢想敢干;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积极应对,一个脚步一个脚步向前,越过一峰再登一峰,干过一茬再接一茬,不断通过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始终秉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和信念。
  坚持钉钉子精神,就要务求取得实效
  钉钉子,最终要将钉子钉进去,务求取得实效。要加强改革督查,做到改革推进到哪里,督查就跟进到哪里,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要建立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改革推进机制,各级党委负责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改革,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带头干,要压实责任链条,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细。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树立敬业之心,强化作风锤炼,厚植为民情怀,推动改革任务落小落实。要将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察内容,发挥政治巡察“利剑”作用,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要强化跟踪问效,规范问责和激励,优化考核细则,完善评价体系,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更好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干、以评促优。


柴盈
  (作者单位: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分中心)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12期

  • 第2025-05-09期

  • 第2025-05-08期

  • 第2025-05-07期

  • 第2025-05-06期

  • 第2025-04-30期

  • 第2025-04-29期

  • 第2025-04-28期

  • 第2025-04-25期

  • 第2025-04-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