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A股市场以三大股指的集体收涨结束了今年上半年的交易。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A股市场总体呈现震荡分化格局。那么,随着A股今年的“进度条”过半,在经历近期调整后,下半年A股市场行情将如何演绎?哪些板块更具投资潜力?
7月首个交易日A股走势分化
6月30日,A股上半年度正式收官。
从当日盘面来看,军工股火力全开;半导体产业链走强,光刻机方向领涨;光伏、稀土永磁、稳定币、AI应用、机器人、创新药概念股活跃。银行、券商、油气板块走弱。截至当日收盘,沪指涨0.59%,报收于3444.43点;科创50指数涨1.54%,报收于1003.41点;深成指涨0.83%,报收于10465.12点;创业板指涨1.35%,报收于2153.01点。当日,沪深两市成交总额1486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15411亿元减少543亿元。其中,沪市成交5671亿元,比上一交易日6057亿元减少386亿元,深市成交9197亿元。数据显示,两市及北交所当天超4000只个股上涨,其中,涨幅在9%以上的个股有120只。
7月1日,下半年的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则呈现出了结构性分化格局。
当日早盘,三大指数窄幅震荡。板块方面,脑机接口概念开盘拉升,20cm涨停,一字涨停;可控核聚变概念走强,双双涨停;银行股反弹,苏州银行涨幅居前;电池股震荡走低,科恒股份跌幅居前;稳定币概念股走弱,优博讯、吉大正元领跌;稀土永磁概念调整,北矿科技、英思特跌幅居前。早盘两市个股跌多涨少。其后,沪指上涨,而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则调整。截至上午收盘,上证指数上涨0.21%,深证成指下跌0.32%,创业板指下跌0.58%。半导体产业链、创新药等板块上涨。
午后,沪指震荡走强,深成指逐渐飘红,创指盘中跌幅收窄。总体来看,市场全天震荡分化,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截至当日收盘,沪指报收于3457.75点,涨0.39%;深成指报收于10476.29点,涨0.11%;创业板指报收于2147.92点,跌0.24%。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47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08亿。从板块来看,创新药、中船系、光刻机、银行等板块涨幅居前,其中,创新药概念股再度走强,昂利康等涨停。银行板块强势反弹,板块内个股全部上涨,建设银行等个股再创历史新高。当日,半导体产业链板块继续走强,光刻机板块一度领涨,凯美特气等10余股涨停。电子身份证、多元金融、移动支付、铜缆高速连接、AI智能体等板块跌幅则居前。
上半年沪指累涨2.76%
从A股市场表现来看,今年上半年,主要股指全线上涨。其中,沪指涨2.76%,深成指涨0.48%,创指涨0.53%,科创50涨1.46%,北证50指数大涨39.45%,一度创出历史新高,国证2000指数涨超10%。从行业表现看,上半年国防军工、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科技成长板块表现突出,而传统金融地产板块相对疲软。市场风格明显偏向创新成长领域。
回顾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分化的格局,主要指数如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等均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波动。
就在2025年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便集体下跌,沪指失守3300点,当日跌幅2.66%。其后几个交易日,指数持续走低,1月13日,沪指收盘3160.76点,创下几个月来的新低,A股市场成交额9762亿元,自2024年9月25日以来成交额首次跌破万亿元,结束连续72个交易日成交额破万亿元的纪录。其后,在DeepSeek横空出世等事件带动下,市场迎来“春季躁动”,指数企稳回升。不过,在4月受到多方因素影响,指数一度下探至年内低点3040.69点。此后,随着多项稳增长、稳市场政策陆续落地,市场信心逐步恢复,在国内扩内需政策与一揽子金融政策利好支撑下,沪指逐步企稳回升,于6月重返3400点上方。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上半年末,A股总市值历史性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创下新纪录。其中,市值超万亿元的上市公司数量增至13家,千亿市值公司扩容至138家。其中,工商银行以2.71万亿元稳居A股市值榜首,建设银行、中国移动分列A股市值榜二、三位,市值分别为2.47万亿元和2.43万亿元。从个股表现看,整个上半年,A股共有超3000只股票实现上涨。其中,新股星图测控以1343.72%的涨幅高居榜首,另一只次新股广信科技涨幅达628.5%,位列第二,联合化学则以437.83%的涨幅位居第三。此外,天工股份、舒泰神、江南新材等12只个股涨幅均超过300%。
在国投证券相关分析人士看来,A股上半年韧性较强,其核心原因在于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信号不断增强,除了年初人工智能领域,4月份军工科技和5月份创新药领域也迎来了“DeepSeek时刻”,相关产品国际认可度明显提升,投资者信心得到明显提升。
下半年A股有望震荡上行
在外部扰动持续、政策托底内需修复的宏观背景下,A股下半年走势与投资策略是市场讨论的焦点。对于下半年的市场走势,多家券商研究人士判断,A股市场有望震荡向上。
在不少研究人士看来,“不确定性”仍是宏观经济和A股市场面临的重要问题。银河证券策略研究团队认为,外部不确定性加大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依然是下半年面临的现实问题。但在政策持续发力下,国内经济有望展现较强韧性。根据该团队分析,在权益类公募基金扩容、中长期资金入市与政策工具护航下,A股资金面或将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中等水平,且对比海外成熟市场来讲仍处于偏低位置。从风险溢价和股息率的角度来看,A股市场投资性价比相对较高。2025年下半年,A股市场有望呈现震荡向上的行情特征。
中金公司研究部相关人士分析,当下A股具备较强的估值韧性。纵向比较,A股主要宽基指数估值处于历史均值中等或偏下水平,当前整体估值具备吸引力,但行业结构存在分化。从下半年来看,当前A股估值位置有助于提供安全边际,也有较大的潜在上行空间,但中国资产重估更重要的是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和信心。与此同时,上述人士分析,目前市场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外部挑战,仍需注重国内宏观政策应对。展望下半年,在不确定性明显消除前,指数或延续窄幅波动特征,考虑国际新秩序重构下我国基本面韧性,以及估值优势,预计A股下半年节奏上或为“前稳后升”,上行空间的打开取决于一揽子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能否继续发力支持复苏趋势延续。
在中信建投策略研究人士看来,基本面预期限制了市场短期大涨的动能,但下半年确定性的弱美元趋势、资本市场政策支持和流动性环境整体性改善,有望推动A股震荡中枢持续上移,全球基本面超预期改善、国内增量政策落地和新兴产业发展则有望成为市场向上的关键催化。
此外,国泰海通策略团队明确表示,中国股市“转型牛”的格局越来越清晰,战略看多2025年。
浙商证券人士分析,今年下半年,在日内瓦会晤后中美工作层谈判预计增加,尽管年内达成关税协定仍存在不确定性,双方关系可能阶段性缓和;与此同时,国内政策将“两手抓”,货币政策上通过降准降息维持宽松,并可能动用“类平准基金”维稳股市,财政政策上则可能通过土地和商品房收储稳定房价,双管齐下激发经济内生活力。因此,下半年资本市场或将呈现“股债双牛”。
科技及红利资产板块值得关注
随着半年报集中披露临近,上半年炒作升温的科技、新消费等行业板块面临业绩兑现,机构普遍认为,半年报业绩带来的结构性机会是近期市场的主旋律。“红利+小盘成长”市场风格会否被打破,取决于增量资金入市情况。回顾上半年低位盘整、结构分化的行情,各大机构研究人士普遍认为,具备高景气度与业绩确定性的科技成长板块,以及防御属性强、分红稳定的红利资产,将成为今年下半年的投资焦点。
在AI产业链方面,中金公司相关人士认为,AI仍处于景气上升初期,新技术催化仍是重点机会。中信建投与华泰证券研究人士同样强调,AI科技主线有待重大突破催化。
针对创新药板块,多位研究人士指出,这一板块年初至今的亮眼表现源于产业、资金、政策多轮驱动。首先,产业成果爆发近十年积累在今年开始“结果”,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频现优质临床数据,授权合作出海交易活跃,构成核心催化;其次,资金面回暖经历四年深度回调后估值见底,在存量市场中重获青睐,以医药主题基金为首的公募配置持续提升;另外,政策环境优化,在集采与医保谈判常态化下,创新药定价环境趋于稳定;商业健康险发展带来潜在增量支付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有望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对此,中信建投证券相关人士明确表示,看好2025年医药行业投资机会,建议投资者关注“新增量”(创新、出海、边际变化)和行业整合。
华泰证券人士则提醒,2025年是全球秩序重构深化之年,关税政策、全球经济前景、地缘局势等多重宏观主线交织,将导致各类资产波动率抬升、趋势性减弱。在这种非典型宏观环境下,投资者需更重视估值、安全边际、风险收益比和长期稳定性,建议采取灵活策略,依托高赔率在调整中左侧布局,并寻找区域与产业逻辑等结构性机会。华泰证券人士在策略上建议投资者可以通过高赔率(风险收益比佳)、低相关度资产应对波动,红利资产是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其他结构性机会,中金公司人士建议投资者,可关注产能出清与扩张领域和高景气独立赛道,即需求复苏前率先完成供给优化的工业金属、锂电池、创新药、商用车、轨交设备、铁路公路等行业,以及与经济周期/外部风险关联度相对较低的国防军工,以及面向非美市场、海外布局充分的白电、工程机械、电网设备等领域。
兴业证券策略分析人士则建议投资者关注四个方向:一是以DeepSeek为标志开启新一轮产业趋势的科技;二是内需板块的服务消费、新消费;三是红利资产,建议投资者将类债红利作为底仓选择;四是黄金和军工。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