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子夜

清粥养胃

  同事小张最近应酬颇多,作为职场新人,免不了要在各种场合中推杯换盏。面对“真情流露”的祝酒词,小张总感觉盛情难却,各种酒水均是一饮而尽,加之饭菜油腻,终究导致肠胃不堪重负。为此小张时常抱怨,每天晨起后肚子里便传出咕噜咕噜的声响,其实并非饥饿所致,而是寒气淤积、消化不良在作祟。糟糕的肠胃状况,使得他的精神状态大受影响,工作时总是无精打采。
  看着小张难受的样子,我便主动向他分享经验:“每次应酬后,不妨喝碗清粥,既能够消解油腻,又可以中和体内残留的酒精,缓解肠胃虚弱,避免空腹刺激,形成恶性循环。”此后我时常看到他出入单位附近的粥铺,虽然应酬依旧,但是精神状态有所好转。
  其实,这种清粥养胃的方法并非我的智慧,而是从母亲那里“偷师”而来。当年我上初中时,每天都要往返走读,遇到阴雨、下雪或者冷空气突袭的时候,凛冽的风寒就会顺着口鼻钻入肠胃,腹痛、胀气是常有之事。但只要我踏入家门,迎接我的便有母亲熬好的清粥——白米粥莹润透亮,小米粥颗粒饱满,玉米碴粥金黄醇香……一碗热气腾腾的清粥下肚,寒意瞬间消散,浑身热流涌动,一路上顶风冒雨的疲惫随之烟消云散。一碗清粥,盛满了母亲的关爱,是我求学生涯中记忆犹新的温情慰藉。
  参加工作后,我仍然保持着喝粥的习惯。初入职场时的我年轻气盛,一味地喜好面子,在应酬中总是喝得酩酊大醉。翌日清晨,肠胃犹如刀绞般胀痛,头脑则似翻江倒海般眩晕,哪里还有煮粥的气力。好在小区附近的粥铺中粥品种类繁多,香甜绵密的八宝粥、软糯浓稠的南瓜粥、清爽可口的银耳粥、鲜香四溢的皮蛋粥等一应俱全。原本朴素的清粥,竟在这里有了更加精致的模样。我最爱喝八宝粥和南瓜粥,坐在洒满阳光的餐桌前,小口啜饮,感受到肠胃在慢慢苏醒,在不急不躁的节奏中找回状态,直至各种不适的感觉全部消散,以饱满的精神开启新的日程。
  随着年龄增长,我逐渐减少各种应酬,直至近日正式戒酒。如今,我也像母亲当年那样为孩子们煮粥。女儿最爱喝玉米甜薯粥,每次煮粥时我都会精心挑选新鲜的甜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放入适量清水。待锅中的水煮至沸腾后,均匀撒入细密的玉米碴,大火烧开,再转小火慢熬。在热火滚烫的作用下,支链淀粉和糖类物质彼此融合,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渐渐地,甜薯变得绵软,轻捻即碎,清粥也变得浓稠馨香。看着女儿吃得津津有味,我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也看到了在寒冷的天气里,母亲在热气缭绕的厨房中为我煮粥的身影。
  清粥养胃,看似简单的饮食经验却蕴藏着深厚的生活智慧。一碗清粥,承载着家人的关爱、朋友的关怀,传递着寻常百姓的善良敦厚与纯真质朴,犹如饱蘸浓情的墨笔,在岁月的宣纸中描绘出情真意切的温馨画卷。

□刘学成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21期

  • 第2025-07-18期

  • 第2025-07-17期

  • 第2025-07-16期

  • 第2025-07-15期

  • 第2025-07-14期

  • 第2025-07-11期

  • 第2025-07-10期

  • 第2025-07-09期

  • 第2025-07-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