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艺文

心读唐诗——一个互联网人的读诗小课

杜甫《望岳》:登山,我还要上天呢!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顺流逆流、顺境逆境,总是交替进行。欣喜到了顶峰,必然要面临低谷;忧患到了底部,也会否极泰来。
  杜甫写这首诗时,是刚刚科举考试失败。作为一个古代读书人来说,尤其是官宦之后,这相当于公务员考试落榜了,自幼就被别人和自己都认为是天才的他来说,无疑此刻是人生最低谷的时候。
  患难的时候,正是锻炼自己德性的时候,你想测试自己是个好人和坏人,不是看你平时做了多少好事和坏事,而是当你面对两个都是糟糕的两难选择时,如何和自己相处。越是为难,越是要培养自己品德的时候,靠什么来培养,靠胸怀坦荡、靠相信未来。宁可外伤,也不要内伤。宁可头破血流,也不要心胸狭窄。
  我们来看杜甫是怎么度过自己的“至暗时刻”的。他来到了泰山,五岳之首、天下山的“祖宗”。
  有很多人失败了,自己躲在屋子里哭哭啼啼、不吃不喝,好像世界塌了一样,有的人甚至还会自残。但杜甫呢,遇到了人生最沉重的打击,没有回家哭,也没有关上门自己可怜自己。他大大方方出门了,游历山水,还专挑那些大气魄、大胸怀的山水去。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就是泰山的别称,这是杜甫诗歌的特点,上来就是很口语化的感慨,泰山啊,怎么样?
  他为什么要去泰山。泰山是历代皇帝、天子祭天封禅的地方,曾经有13代君王来这里登临过。
  少年失意、寂寂无名的杜甫偏偏要来这个大人物云集的地方,不但来了,还要作诗;不但作诗,还要在诗中畅谈自己的理想和未来。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描写泰山的景色,处处是神奇秀美的风景,我们看诗名叫《望岳》,但诗里却没有一个望字,“望”体现在哪,这里是第一处——仰望,因为泰山太高了,感觉好像把天分成了两半,山的这边是白天,山的那边是夜晚。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诗人继续登山,现在他已经登顶了,看到了白云在自己胸前飘过;而且要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才能看完那些飞来飞去的鸟。
  写到这里,泰山的风景已经写完了,诗人写了远处看到山的样子,写了走到山脚下山的样子,写了山顶看到的风景。最后,诗人终于写出自己的内心世界,他要登上的不只是山峰,而是云端,而是天上。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少年的志气,相信这个世界一定有最高峰,一定有个第一,为什么不能是我呢?不要看我今天失败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重新来过,登到顶峰,那时看到的一个又一个山头,不过是“众山小”。

十八花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28期

  • 第2025-07-25期

  • 第2025-07-24期

  • 第2025-07-23期

  • 第2025-07-22期

  • 第2025-07-21期

  • 第2025-07-18期

  • 第2025-07-17期

  • 第2025-07-16期

  • 第2025-07-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