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在《吃草与吃肉》一文中,把动物分为吃草与食肉两种。吃草动物,只管自己的事,故温和善良;食肉动物,专管别人的事,故奸险且长于算计。
这说的是动物,也是人。人有“吃草”的,以草为生,只需贴近大自然,无争无斗,故大多温和善良。人,也有“食肉”的。以“肉”为食,自然要擅长捕猎。捕猎之道,侵略与算计缺一不可,故多富进攻性。
但人之复杂,往往不在于非此即彼的截然分明,而是有彼有此的相融相合。吃草与食肉,有时并非将人分为两种群体的标准。相反,却能在一个人的身上共存共生。
吃草与食肉,跟人的年龄有一定关系。
人在年少时,大多是属于“食肉动物”。满腔的雄心与抱负,让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攻城略地,意气飞扬。要想吃“肉”,努力打好根基,培养实力,这是其一;看清形势,找准风口,进退应付,算计指挥,这是其二。要成功“食肉”,两者不可或缺。
可随着年岁渐长,心态日渐平和,不少人又从“食肉”转向了“吃草”。
吃草者,平平淡淡,不紧不慢。人有了岁数,去浮躁,存平和,日子也慢慢接了地气。年少时奔走呼号,及至岁数渐长,更愿意在日子里多做些减法,撇去浮沫,仅家人和知己二三,于大自然中共品“草香”。
吃草为素,食肉为荤。现代研究早已表明,一味食草或食肉,都有违健康之道。人要健康,就得荤素搭配。将两者截然对立,或者本末倒置,最终都会得不偿失。
这是健康之道,亦是人生之道。过日子,就得融会贯通。该“食肉”的年纪,高奏凯歌固然要紧,也别忘了搭配“吃草”,留三分清醒与平和。到了年岁渐长,“吃草”虽是生活常态,但也别忘了搭配“吃肉”,留点进取心,以免生活沦为一潭死水。
“草”与“肉”,俱是人生味,搭配得当,方能体会人生乐趣。
□郭华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