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文化

盛夏时节话夜市

  每逢盛夏时节,各地的夜市便开始活跃了起来。我国古代很早就有集市,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夜市。夜市的出现,标志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然而,你知道夜市的历史吗?
  远在春秋时期,古代的商业活动就非常活跃。在周朝,集市就有“朝市”和“夕市”之分。到了西汉,都城长安及洛阳、邯郸、成都等大城市,均已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不过,当时的官署对这些城市的市场管得很紧,开市和闭市都有一定的时间,因此不可能有夜市。东汉时期,一些城市打破禁锢,兴起了“夜籴”,这可以说是夜市的萌芽形式。
  在隋唐时期,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才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夜市。在唐代中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业出现了新的繁荣局面,单靠白天的市场交换商品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于是夜市才正式出现。如唐代文人方德元在《金陵记》中对夜市所描写的那样:“富人贾三折夜方囊盛金钱于腰间,微行夜市中买酒,呼秦声女,置宴。”
  到了宋代,夜市不仅供客人娱乐消遣、吃喝玩乐,药肆和服务行业也一并开张。北宋都城东京汴梁(今开封市)有个马行街,近旁各家药肆为适应市民的夜生活,与白日一样照常营业。北宋都城汴梁的夜市已粗具规模,十分热闹,达到了“车马阗拥,不可驻足”的程度,夜市的时间要三更尽才歇。买卖的内容以各种时令食品、风味小吃为主:夏天有冰雪冷元子、绿豆饮、甘草冰雪凉水等;冬日则有旋炙猪皮肉、野鸭肉、猪脏之类。当街摆铺,提灯照明,任人选购。当时的夜市已相当普遍地存在于各城市之中,尤其是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市),宋朝文人耐得翁在其《都城纪胜》中对临安的夜市写道:“与日间无异,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到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由此可见,当时的临安城真是夜市和早市相连,通宵达旦,一年四季,天天如此,由此可以想见临安城的商业是多么繁华。明代文学家田汝成在其著的《西湖游览志余》中还称赞宋代临安城夜市秩序良好:“篝灯交易,识辨钱真伪,纤毫莫欺。”到了明清,夜市更加活跃,元末明初文人瞿佑在一首《看灯》诗中对明代杭州的夜市称赞道:“南瓦新开影戏场,满堂明烛照兴亡。看看弄到乌江渡,尤把英雄说霸王。”
  可见,我国夜市的历史之悠久,市容之繁华了。

□阎泽川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8-01期

  • 第2025-07-31期

  • 第2025-07-30期

  • 第2025-07-29期

  • 第2025-07-28期

  • 第2025-07-25期

  • 第2025-07-24期

  • 第2025-07-23期

  • 第2025-07-22期

  • 第2025-07-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