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化

文物普法宣传随流动博物馆走进社区

  • 扫码看视频。

  •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孙佳森)全民共护文物,法治照亮文明。8月5日,山西晚报联合太原市博物馆走进万柏林区王化街道九四社区,向社区青少年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和文物保护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以移动博物馆进社区形式,让更多青少年在观展中触碰太原厚重历史,并对文物保护法律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当日,30余名青少年聚集在太原市万柏林区九四社区二楼,伫立在“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前,聆听博物馆专业讲解员康珺婕的深度解读。这是康珺婕期待已久的讲解,也是她第一次走入社区直面公众进行讲述。此外,与以往的博物馆进社区活动不同,本次活动最为重磅的环节就是要向公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山西省文物保护条例》。据了解,这两项法律法规自今年相继施行以来,得到了很多业内外人士的关注,文物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个人也应该从知法、懂法的阶段,了解自己能对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次山西晚报与太原博物馆创新以“流动展览”形式,将博物馆展览与文物保护法普及课堂相结合,成为文物保护法宣传实践成果案例之一。
      现场,康珺婕从文物保护法的重要性、山西文物条例到太原历史发展脉络,随着她的耐心解读,社区青少年们仿佛穿梭于“锦绣太原历史文化”的浩瀚长卷中,更深刻地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太原市万柏林区西苑小学校学生韦禹辰激动地表示,这个暑假意义非凡,通过此次活动,他不仅了解到太原厚重的历史文化,还知道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此次“锦绣太原历史文化”流动展,分5个部分串联起太原从新旧石器时代至明清的历史脉络,以太原多处重大考古发现为出发点,化身“会说话的教科书”,讲述锦绣太原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太原市博物馆公众服务部主任侯艳芳介绍,太原市博物馆自2022年启动“馆校共建”以来,以“博物馆+教育”的多元形式展开,将丰富多样的展览、活动带进社区、校园等公共场域。此次“流动博物馆”走进九四社区,带领孩子们了解家乡2500多年建城史和5000多年文明史,建立家乡荣誉感,增强家国情怀。同时,增加了文物保护法宣传普及,希望能够提升公众对文物保护法的知晓率和理解度,增强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文物保护法治意识,营造“保护文物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现场,还设置了“发簪、胸针”手工体验环节,这些依托于文物展品、文物纹饰的金属饰品兼具美观性、实用性和互动性。在老师与志愿者协助下,青少年纷纷拿起画笔给金属饰品上色,在动手实践中增加文物保护意识。
      “这是我来到社区工作的第一天,却认识到了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真正意义。”九四社区助理张卓琪介绍。和她同一天入职的社区助理彭晓晨表示,此次活动通过文物保护法展览、法律解读、手工实践等多种形式,增强了社区青少年文物保护意识,助力居民共同守护文化遗产,真正让文物保护“看得见、摸得着”。
      九四社区党总支书记石志远介绍,九四社区隶属于王化街道,是一座移民搬迁新建社区,社区从建立至今,致力于为不同群体提供特色服务。这个暑假,通过文物保护法的宣传、通过流动展览,将会为社区孩子们从小埋下一颗“文物保护”的种子以及“守护文明”的理念,为日后呵护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明奠定扎实基础。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2日,九四社区周边的居民可前来感受这份独特的“家门口的文化盛宴”。暑假期间,文物保护法系列科普课堂、流动展览还将走进更多社区、校园,让更多居民能够认真学习文物保护法,共同做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让社区居民成为文物的“发现者、记录者、守护者”。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8-05期

    • 第2025-08-04期

    • 第2025-08-01期

    • 第2025-07-31期

    • 第2025-07-30期

    • 第2025-07-29期

    • 第2025-07-28期

    • 第2025-07-25期

    • 第2025-07-24期

    • 第2025-07-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