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加油!”“战神加油!”“甲虫打架还真厉害!”……暑期,太原植物园趣味昆虫馆别出心裁,推出甲虫格斗互动表演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此次活动将科学展示与趣味互动紧密结合,为游客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昆虫科普盛宴。
太原植物园趣味昆虫馆有20余种甲虫
8月6日下午,山西晚报·山河+记者来到太原植物园趣味昆虫馆,众多游客边走边观看着各种昆虫,这里的每一只昆虫都住着玻璃房的“豪华单间”,里面不仅有食物和水源,还根据它们的生活习性设计成不同的装修风格。甲虫的人造居住环境分为多个功能区域,既模拟自然栖息地,又便于观察和维护。箱体底部铺设5-10厘米厚的基质,腐殖土、椰土或混合木屑是常见选择,能满足甲虫钻土、产卵的需求。活动区留出部分裸露基质作为甲虫爬行、觅食的空间,放置几块平整的树皮或岩石,既可供甲虫停靠休息,又能模拟自然中的遮蔽物。
饮食区放有专用的甲虫果冻,工作人员还在角落放置卷曲的树皮等,为甲虫提供避光的藏身之处,尤其适合夜行性甲虫白天栖息。整个环境简洁自然,透明的容器能清晰观察到它们爬行、取食、挖掘的状态,兼顾了实用性与观赏性。“哎呀,四脚朝天了,快点翻过来身。”馆长边雅琴看到长戟大兜虫翻了身,尝试反复调整姿势也没能成功。工作人员赶紧帮助它恢复爬行姿势。原来这只长戟大兜虫脾气大得很,“有一次把角插到缝隙里出不来,干脆把自己角整断了。”边雅琴心疼地看着长戟大兜虫。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甲虫,是甲虫收藏中的珍品。它分布于中南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属夜间活动昆虫,具有趋光性。
目前,太原植物园趣味昆虫馆有20余种甲虫。有苏门答腊巨扁、战神大兜虫、独角仙、乌干达花金龟、长戟大兜虫、彩虹锹甲等等。甲虫的身体构造具有昆虫的典型特征,同时因适应多样环境而演化出独特结构,整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外层覆盖坚硬的外骨骼。口器均为咀嚼式,上颚发达,适合啃食植物、捕食或挖掘,比如金龟子的上颚能咬碎坚硬的腐殖质。它们的触角形态多样,是重要的感觉器官,用于感知气味和环境。多数甲虫具发达的复眼,位于头部两侧,能感知光线和运动,少数穴居种类复眼退化。它们有细长的“喙”,末端着生口器,适合钻入植物组织取食。甲虫坚硬的鞘翅和分节的身体结构,使其既能保护内部器官,又能灵活活动,适应了从陆地到水中、从地下到树上的多种生存环境。
馆长边雅琴介绍,很多甲虫更倾向独居,它们成年后通常独自活动、觅食,只有在繁殖期才会短暂与同类接触。甲虫的成长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要经历四个阶段,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从卵到成虫,甲虫的成长周期因种类而异,短则几个月,长则需要数年(如某些天牛),这与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物种特性密切相关。
格斗招数轮番上演,精彩不断
在人流量达到一定数量后,馆长边雅琴精心挑选了两只强壮的雄性甲虫,一只是南洋大兜虫,一只是战神大兜虫。“在南洋大兜虫还没来馆之前,擂台争霸赛的冠军一直是这只战神大兜虫。但现在‘江山易主’了,看看就知道了。”边雅琴告诉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边雅琴将它们放到格斗场地,原本安静的甲虫瞬间进入战斗状态。它们的触角微微颤动,似乎在探测对方的位置和实力,坚硬的外壳在灯光下闪烁着金属光泽,彰显着它们的力量。
南洋大兜虫的三叉戟头角与战神大兜虫的镰刀状大颚几乎同时抬起,谨慎试探过后,南洋大兜虫率先发动冲击,头角如攻城锤般撞向对手侧腹,战神大兜虫却猛地侧身,用厚实的鞘翅硬接一击,随即张开大颚钳住对方胸角,锯齿状的边缘摩擦出刺耳簌簌声响。观战的人忍不住前倾,南洋大兜虫仗着体型优势试图将对手掀翻,六足蹬得基质飞溅;战神大兜虫则低伏身体,用颚部死死锁住,像柄不肯松脱的铁钳。
南洋大兜虫率先发难,它高高举起那对长长的上颚,如同两把锋利的大剪刀,气势汹汹地冲向对手。战神大兜虫也不甘示弱,它晃动着头顶粗壮的犄角,像是在向对方示威。在场的小观众给甲虫起了爱称。“洋洋加油!”“战神加油!”“战神”利用自己灵活的身形,试图绕到“洋洋”的身后发动攻击;“洋洋”则凭借强壮的体魄,稳稳地站在原地,用犄角抵挡对手的进攻。
当“战神”快速接近时,“洋洋”突然发力,用胸角与头角组成“三叉戟”状结构,将“战神”“锁死”不得动弹,紧紧攀附在木桩上的“洋洋”用类似“引体向上”的超高难度动作维持了3秒后用犄角猛地一顶,将它顶飞出去数厘米远,“战神”在空中翻了个身,摔落在擂台角落。“战神”没有气馁,迅速调整姿势,再次向“洋洋”扑去。这一次,它们打成一团,双方陷入僵持。观众们都屏住呼吸,眼睛紧紧地盯着擂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在一番激烈的挣扎后,“洋洋”用力一甩头,挣脱了束缚,然后趁势用犄角将对手挑起,重重地摔在地上。“洋洋”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在格斗表演间隙,工作人员都会穿插一些科普讲解。他们介绍甲虫的分类、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知识,还会讲述甲虫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比如,锹甲主要生活在山区的树林中,以树木的汁液为食,它们的大颚不仅用于战斗,还能帮助它们获取食物;独角仙喜欢栖息在潮湿的土壤中,幼虫以腐烂的植物为食,成虫则以水果、树汁等为食。工作人员还提到,甲虫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和消费者,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分解腐烂的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同时也是许多动物的食物来源。
“我第一次看甲虫打架,它们好厉害”
此次甲虫格斗表演活动深受游客喜爱,许多亲子家庭全家出动,一同前来观看。一位家长表示:“这个活动太有意思了,孩子不仅能看到精彩的甲虫格斗,还能学到很多关于昆虫的知识,比单纯看书本生动多了。”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我第一次看甲虫打架,它们好厉害!我还知道了好多以前不知道的昆虫知识,回家我要把这些都告诉我的小伙伴儿。”
自从暑期以来,每日的人流量多出数倍。还有不少家养甲虫的小朋友和青年前来咨询和请教一些专业问题,工作人员都耐心解答。
馆长边雅琴说,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丰富游客观赏体验,激发公众对自然生态的兴趣,让更多的人了解昆虫世界的奥秘。未来,昆虫馆还将推出更多类似的科普活动,为公众提供更多亲近自然、学习科学知识的机会。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贾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