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李婷 通讯员 李佳汇)近日,由太原古交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依托古交市众熙公益协会开展的“大山里的艺术创想”暑期课堂圆满结课。活动中,60余名来自残疾、低保、事实孤儿等困境家庭的儿童,在充满色彩与音符的课堂中完成了一次独特的艺术探索旅程。
作为该中心精心打造的文明实践公益项目,“大山里的艺术创想”旨在弥补乡镇学校艺术教育资源较为薄弱现状,关注困境儿童成长。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音乐、美术、手工、语言表演等多元化艺术课程,不仅让孩子们系统体验专业艺术的魅力,更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为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
该项目自2021年启动,5年来,已累计开展课程470余场次,汇聚1300余人次志愿者的爱心接力,惠及乡村学子超8000人次。其中93%的学生由此第一次系统接触专业艺术课程,艺术教育的“种子”得以在更广阔的田野播撒。志愿者杨老师感慨道:“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拘谨到后来勇敢展示作品,艺术给予他们的不仅是技能,更是表达自我的勇气和看见未来的希望。”
“‘大山里的艺术创想’并非孤立的星光,而是古交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精心打造的‘大山里的微光’系列公益项目中的璀璨一环。”项目负责人表示,项目以全方位支持乡村困境儿童成长为核心,包含改善学习环境的“点亮计划”、提供心理援助的“大山里的悄悄话”、助力学龄前儿童发展的“暖童驿站”等多个项目。从物质环境到心灵滋养,从学龄前启蒙到学龄期潜能激发,为大山里的孩子织就了一张立体化成长守护网。
“大山里的艺术创想”暑期课堂圆满结束后,古交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持续聚焦实际需求,不断创新拓展更多文明实践公益项目,努力汇聚每一束可能的微光,让它们穿透山峦,持久照亮每一个大山孩子的成长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