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山河关注

广州东站站内商店停售泡面引发热议

公共领域服务,当规则遇上需求该咋办?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广州东站内的商店已停售泡面,改为售卖拌面。不少网友在评论区中留言,“去泡面化”可以有,但“高铁餐饮”也应推出与泡面价格相近的平价选项,否则容易让公众觉得这一举措意在盈利,其为旅客着想的初衷也可能被误解。
  广州东站站内商店泡面下架
  据悉,该网友此前曾发帖称,广州东站即将下架站内商店的泡面,此事引起热议。8月11日,该网友再次发帖并附上照片佐证,照片显示超市货架上陈列着多款拌面产品,未见泡面踪影。发布者介绍,这些照片是在广州东站拍摄的。对此,网友猜测此举可能与泡面带汤水、气味较重有关。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综合多方信息源获悉,在广州的几个重要车站,广州南站作为高铁站,一直不售卖方便面;广州白云站是最新的火车站,按照高铁站规格管理,也不售卖方便面;原东站开行的普速列车已全部调整至广州站等其他车站,目前广州东站开行的均为动车组列车,最近改为不售卖泡面,只卖拌面。
  关于高铁上能否食用方便面的问题曾多次引发讨论。2024年3月,有市民反映上海虹桥高铁站商业区不售卖方便面,引发热议。对此有网友表示:“长期以来,方便面就被视为乘车的最佳食品,现在到了高铁动车上,怎么就成了‘非卖品’?”对此,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回应:方便面属于可能严重影响列车环境卫生的食品,为维护高铁车站和列车环境,管内所有高铁车站均不售卖方便面食品,但旅客可自行携带。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查阅中国铁路12306官网发现,该网站在“旅客乘车期间用餐注意事项”中提到:旅客列车车厢属于封闭空间,为确保空气清新,请勿食用泡面等有浓重气味的食品。为避免产生大量汤水或烫伤风险,也请勿在车内食用自热锅、自热米饭等具有自加热功能的餐品。
  网友:“高铁餐饮”应推出与泡面价格相近的平价选项
  一碗热腾腾的泡面,曾经是中国火车旅行的标志性记忆。山西晚报·山河+记者注意到,各地高铁站禁售泡面情况不一,有的高铁站仍可购买泡面,有的则不能购买。太原南站工作人员向山西晚报·山河+记者表示,目前高铁站内、列车上都无法购买泡面。
  “广州东站停售泡面”曝光后登上热搜,引发广泛讨论。支持者认为,车厢是公共空间而非私人领域,高铁车厢内一人吃泡面,全车厢人跟着受影响。不喜欢泡面气味的人,更觉得难受。反对者则认为,泡面长期以来是许多旅客,尤其是学生、务工人员等群体经济实惠的“旅途刚需”。高铁盒饭动辄四五十元甚至更高,而泡面均价仅5元左右,价格优势显著,口味也符合大众习惯。高铁餐车上动辄四五十元的盒饭,味道不见得比泡面“高雅”多少。况且有人买泡面可能就在候车室吃了,不会带上车,整个车站全部停售有些欠妥。
  从漫长的绿皮车时代到时速300公里的“和谐号”,再到“复兴号”,中国铁路在过去的60年里不断提速,这条钢铁巨龙挟带撼天动地之势,飞驰在祖国的土地上。当绿皮车已成为往事,俗称“红皮车”“蓝皮车”的空调普速列车,开始出现在百姓生活中。速度与舒适度大为提升,可不时仍能听到部分抱怨餐车与盒饭难吃的声音。火车盒饭,味道清淡,大多为一荤两素。这时候,方便面就成了火车饮食的主角。一进入车厢,旅客就会迅速被那种独特的气氛所感染,泡上一盒面,再加上一两根火腿肠,有滋有味地吃个满头大汗,方便面霸占了火车餐食主角20多年,直到今天亦是如此。偶尔到了哪个小站,乘客们会纷纷下车,在站台补充采购泡面等速食食品。
  随着和谐号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城市融入高铁美食圈,让旅客足不出高铁便可品味沿途美食。自2017年7月起,乘坐G、D字头动车组列车的旅客,可以通过12306网站、手机APP等方式预订所乘列车餐食,也可预订沿途供餐站社会品牌餐食。今年8月8日起,京沪、京广高铁部分列车上开始提供轻食套餐。轻脂果蔬套餐为纯素套餐,包含新鲜蔬菜沙拉,搭配溏心蛋、贝果面包、果蔬汁等,售价为32元;虾仁鸡肉轻食套餐则以虾仁鸡肉、贝果面包、圣女果、酸奶组成,售价为38元。
  城市之间的距离愈发密切,高铁餐一直被大家吐槽价格昂贵,45元的盒饭最多,15元的盒饭基本无从寻觅。
  对高铁站“去泡面化”,有专家表示,关键在于让“高铁餐饮”放下身段、回归亲民。高铁盒饭动辄四五十元甚至更高,而泡面均价仅5元左右,价格优势显著,口味也符合大众习惯。若高铁餐饮能做到价廉物美,旅客未必会执着于选择泡面。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梁成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8-18期

  • 第2025-08-15期

  • 第2025-08-14期

  • 第2025-08-13期

  • 第2025-08-12期

  • 第2025-08-11期

  • 第2025-08-08期

  • 第2025-08-07期

  • 第2025-08-06期

  • 第2025-08-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