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的晨曦暮霭里,六千年时光深处,流淌的是清冽的琼浆,更是一部活着的酒文明史诗。
草木枯荣、岁月更迭,杏花村汾酒始终以不变的匠心与求索的勇气,在传承的根脉上,萌发创新的枝芽。
这是历史长河凝结的琥珀,亦是时代脉搏跳动的回响。
让我们循着汾酒的脉络,开启一段关于坚守与突破、历史与未来的对话,品味那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醉美”真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汾酒的生命力,深藏于“传承”与“创新”这一永恒命题之中。传承,是守护流淌在血脉里的六千年酿造基因,是敬畏天地、恪守古训的不变初心;创新,则是顺应时代潮流、永攀品质高峰的不竭动力,是在坚守本真中寻求更完美的表达。
“传承与创新”专题将为您立体呈现汾酒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锚定根基,又在时代的浪潮中扬帆远航。
“汾酒好,并不让中山。益胃健脾千日醒,举杯从不唱阳关,盛誉满人间。”
在汾酒博物馆的静穆空间里,启功先生1984年挥就的《调寄望江南》静静悬挂。诗行下方,一个舒展清雅的“汾”字尤为夺目。它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凝练,更是青花汾酒瓶身上标志性图腾的字形源头。
这饱含生命力的“汾”字,其根脉深深扎在三晋大地的母亲河——汾河之中。
正如其名所寓,“汾者,大也”,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它蜿蜒流经山西省6市29县(市、区),绵延713公里,以39721平方公里的广阔流域,在万荣县汇入黄河。作为山西境内最大的河流,汾河在政治、历史、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数千年来,汾河奔涌不息,以丰沛纯净的甘霖,滋养了灿烂的三晋文明,也赋予了汾酒酿造的先天禀赋。
而“汾”字本身,也如同它所代表的这条大河,在时光长河中,经历了一场从地理标识到现代商标再到文化图腾的非凡演变。
萌芽:商业符号的朦胧觉醒
“汾”作为酒名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朝与隋唐。
彼时,河东“桑落酒”、汾州杏花村“干和酒”的名称,虽未明确商标化,却已隐约透露出先民以地名标定品质的朴素品牌意识。
然而,真正将“汾”字从地域指代推向一个更具识别度与商业价值的符号,则肇始于元代。
元代汾酒瓶上所镌刻的铭文,不仅是简单的产地标注,更是明确指向了特定的生产者,蕴含了对品质的承诺,还融入了风雅意趣。
这标志着“汾”字开始了它从地理坐标向商业符号的初次转身,具备了原始商标的核心功能——标识来源、区分生产、传递价值。
汾河之畔孕育的“汾”字,在商业文明的土壤中发出了破圈而出的第一颗新芽。
成熟:第一枚商标的诞生
清末,杏花村“宝泉益”酒坊的创立,为汾酒的工业化与品牌化注入关键推力。
1875年,汾阳乡绅王协卿独资创办宝泉益,并延聘能人杨得龄为大掌柜。这一组合让“老白汾酒”声名远播。到了民国时期,各酒坊定制黑底白釉酒瓶、在肩部书写自家商号的做法蔚然成风,这种带有强烈标识性的做法,已初具现代商标的视觉形态特征。
然而,将“汾”字真正置于现代商业法律框架下,是在1924年——晋裕汾酒公司成功注册了“高粱穗”汾酒商标。
这是中国白酒业第一枚注册商标,宣告“汾”字不再仅仅是酒名或产地,而是具备了排他性的商业使用权,不仅受法律保护,而且也成了商品信誉与品质的象征。从此,“汾”字在商业流通中有了明确的法律身份,品牌运作进入了新纪元。
及至20世纪80年代,汾酒商标步入了精细化与荣誉整合的新阶段。
此时的商标设计采用了“汾”字牌与“古井亭”牌并用的形式,其精妙之处在于将品牌所承载的厚重历史荣誉具象化地环绕于核心的“汾”字周围: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大奖章、1921年上海总商会金质奖牌、1963年全国评酒会金奖、1980年全国优质奖牌,四枚熠熠生辉的奖牌,如众星拱月般守护着“汾”字。
这设计不仅是对过往辉煌成就的崇高致敬,更是对汾酒卓越品质最直观、最权威的现代背书。
纵观不同时期汾酒的包装,无论是经典的观音瓷瓶、琵琶瓶,还是后来的玻璃瓶与双耳瓷瓶,“汾”字始终是酒标上不可撼动的核心视觉元素,或端庄或灵动。无论瓶形与色调如何流转变迁,汾酒的文化分量与商业信誉恒久不变。
活化:手书“汾”字见匠心
回顾这一路的商标演进,本质是“汾”字从地理标识到文化IP的蜕变。它不再只是一个字,而是融合了历史荣誉、工艺传承与品牌精神的复合符号,如同汾河之水,在时光里积淀,在流动中传承,最终凝结为汾酒最核心的无形资产。
如今,这种资产在青花汾酒的经典瓶身上得到了最具象、也最富温度的表达。
青花瓷瓶,其造型灵感来源于先民的储酒智慧——小口尖底瓮。仔细观察,如果将小口尖底瓮约五分之一截去,其优雅的轮廓便与青花汾瓶身惊人地相似。
瓶身上最核心的元素,无疑是那个硕大、醒目的“汾”字。它并非冰冷的工业复制品,而是凝聚着温度的手写艺术。
在每一只素坯入窑之前,都由经验丰富的匠人执笔,亲手书写。墨色浓淡相宜,笔锋舒展秀达,气韵自然流淌。正因如此,世间绝无两瓶青花汾酒的字迹完全相同。每一个“汾”字,都是匠人精神烙下的独一无二的印记,是工业化洪流中弥足珍贵的手作温度。
这是对“活态文化”理念的践行——如同汾河之水滋养文明,匠人手中的笔墨,也在每一次书写中,让“汾”字的文化种子生根发芽。
今天,当指尖抚过温润的青花瓷瓶,所触碰的不仅是“汾”字字体,更是汾酒的商标进化史。
这枚“汾”字,从汾河的源头走来,在时光中沉淀,在商业中淬炼,最终在青花瓷瓶上,以手写的温度,绽放出“汾”韵长新的永恒魅力。
据醉美杏花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