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山西晚报小记者探访山西省文博会

智染墨香 文创灵动 触摸山西文化根脉

  • 山西晚报小记者采访团在场馆里合影。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胡续光 摄

  • 山西晚报小记者采访团探访老印刷机,了解报纸的诞生。

  •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向小记者采访团介绍“山晚铺子的古韵三晋”文创卡牌。

  • 山西晚报小记者采访团观赏机器人热舞。

  • 扫码看视频

  •   8月23日,第七届山西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迎来一批特殊的“访客”——山西晚报小记者。当指尖触碰非遗手艺的温度,当目光邂逅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一场属于山西晚报小记者的文博会非遗探索之旅,就此拉开帷幕。山西日报传媒集团展馆体验传统印刷的墨香、文创产品的巧思、智能科技的灵动,探寻长治馆一针一线缝制的黎侯虎、大同馆萌趣出圈的“佛小伴”……小记者们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触摸山西文化的根脉与活力。
      老印刷机里的“时光魔法”触摸报纸诞生的温度
      “哇,这台机器看起来像爷爷那辈的‘老古董’!”刚走进山西日报传媒集团展馆的传统印刷体验区,小记者们就被一台老式印刷机吸引。这台1982年产自哈尔滨印刷机械厂的凸版印刷机,虽已历经四十余载风霜,金属齿轮上的光泽却依旧透着岁月的厚重。
      “同学们知道我们每天看的报纸是怎么印出来的吗?在数字时代之前,就是这样的机器,用油墨一张一张‘印’出文字的温度。”现场工作人员一边调试机器,一边向小记者们讲解。他铺开裁好的新闻纸,转动机器,随后将纸张覆盖、按压。当小记者们亲手揭开纸张,一行带着油墨清香的文字跃然纸上时,现场响起一片惊叹。
      “我也要试试!”小记者白珩珺迫不及待地举起手。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小心翼翼地握住把手,学着转动,当属于自己的“第一张报纸”完成时,他紧紧攥在手里,脸上的自豪藏不住:“原来报纸这么难印,以前觉得手机上看新闻很方便,现在才知道,每一个字都有这么多故事。”
      山西晚报拓印体验区同样人气爆棚。工作人员备好仿制的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鸟尊模板,小记者们手持鬃刷、蘸取墨汁,在宣纸上反复轻扫并感慨:“原来古人就是这样把画‘搬’到纸上的,比打印机神奇多了,这是会‘呼吸’的画作!”当一张张带着历史纹路的图画在孩子们手中诞生,墨香里仿佛飘来了千年前的文化回响。
      山晚铺子的“文创密码”古建文物变身“掌中宝”
      从传统印刷区移步至“山晚铺子”文创展示区,小记者们的目光立刻被货架上一套套色彩鲜明的卡牌吸引。工作人员笑着拿起“古韵三晋文创卡牌”,“这是咱们山西的‘文化名片’,一套四副,藏着山西的古建和文物故事。”
      卡牌一套4副,每副54张,每两副聚焦一个主题,一共216张。高精度还原山西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瑰宝,展现最为华彩的山西古建筑和文物,堪称“掌心里的山西博物馆”。
      “这个鸟尊长得像鸭子又像鸟!”小记者们围在展桌前,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拿起一张应县木塔卡牌,小记者孟宇詟讲道:“我认识它!不用一根铁钉,却能屹立千年!”“我要给爸爸买一套,他最爱研究古建筑!”“我想集齐所有文物卡,下次去博物馆就能当‘小导游’了!”现场不少小记者掏出零花钱,认真地挑选卡牌,包装袋上“山河文创”的字样,成了此刻最生动的注脚。
      除了文创卡牌,“山晚铺子”里的山河文创系列产品也让孩子们驻足:印有山西古建图案的笔记本、融入晋剧脸谱元素的书签……“这些东西既有山西味儿,又很时尚,就像把文化穿在了身上、带在了身边。”小记者在采访本上写道,“原来文创不是老古董,是会变魔术的文化。”
      对话“文创人”小记者在采访中读懂文化传承
      在展馆一角,小记者们围坐成圈,对山西晚报山河文创——杨志记者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互动采访。
      “我们此次带来的核心文创展品是什么?如何体现山西文化特色的?”小记者商译文举手提问。杨志记者笑着回答:“当然是这套‘古韵三晋’文创卡牌,它是山西日报传媒集团‘山河文创’首发的重磅产品。就像把博物馆装进卡牌里,让大家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山西文化的美。”
      “做文创产品最难的是什么?”小记者张希唯追问。“最难的是既要尊重传统,又要让年轻人喜欢。”杨志拿起一张古建卡牌解释道,“比如画应县木塔,既要画出它的结构特点,又不能太复杂,要让小朋友一眼就喜欢。主创团队花了半年时间查资料、改设计,就是想让每一张卡牌都有‘山西魂’,又有‘青春味’。”
      当小记者赵奕翔问及“怎么才能让更多人了解山西文化”时,杨志看着小记者们说:“就像你们今天做的一样——去体验、去感受、去分享。你们把今天的所见所闻写下来,告诉同学和家人,就是在传播文化。文化传承不需要惊天动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文化小使者’。”科技展区的“智能狂欢”机器人里的“山西故事”
      “快看!机器人跳舞啦!”一阵欢呼从科技体验区传来。只见几十个半米高的机器人,随着音乐节奏整齐划一地扭动、旋转,憨态可掬的模样让小记者们笑得前仰后合。“它们比我跳得还好!”小记者跟着机器人的节奏拍手,“原来机器人不仅会干活,还会表演才艺!”
      更让孩子们兴奋的是与山河+机器人记者“夸父”的互动。“夸父你好!”小记者们争相打招呼。“小朋友们好呀!我是你们的机器人朋友夸父,很高兴在文博会见到大家!”“夸父”声音清脆又亲切。
      “你能推荐一个山西最好玩的地方吗?”小记者孟煜涵率先提问。“那必须是平遥古城呀!”“夸父”立刻应答,“那里有明清时期的古城墙,还能看晋剧、吃平遥牛肉,保证你玩一整天都不想走!”当被问及最喜欢的文创产品时,它俏皮地说:“当然是‘古韵三晋文创卡牌’啦,我偷偷‘记’下了所有卡牌内容,下次可以和你们玩‘文物知识大比拼’哦!”
      互动中,“夸父”不仅精准回答了小记者们关于山西景点、美食的问题,还现场演示了语音导览功能。科技的冰冷外壳下,藏着的是让文化“活”起来的温暖内核。
    探访“黎侯虎”体验一针一线里的非遗温度
      长治展馆黎侯虎非遗展区前,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布老虎整齐排列,红色与黄色的绸缎在展台灯光下泛着温暖的光泽。黎侯虎非遗传承人乔艳波正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布老虎的制作工艺。
      “布老虎有很多颜色,每种颜色有什么意义吗?”小记者任一萌好奇地问道。乔艳波拿起一只布老虎,温和地解释:“黄色代表高贵富贵,红色代表吉祥喜庆。这一红一黄,一雌一雄,都寄托着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祝福。”
      作为一位身残志坚的非遗传承人,乔艳波对黎侯虎的传承有着特别深刻的理解。他向小记者们分享了自己的心愿:希望布老虎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能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只有这样,非遗才能真正‘活’下去”。小记者尤雅楠问:“乔老师,做布老虎最难的是什么呀?”乔艳波老师微笑着伸出那双因残疾而变形的手,温和地回答:“是坚持。就像人生一样,一针一线都要认真对待,不能有半点马虎。”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着头,却在不知不觉中,将这份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刻在了心里。
      小记者终于见到“传说中的她”
      大同展馆的“佛小伴”展区,货架上陈列品并不多,最显眼的当数那块“今日售罄”的提示牌。“我早就想采访‘佛小伴’了!”小记者商译文激动地说道,脸上写满了期待。作为一名小粉丝,她早在社交媒体上关注过这个品牌,虽然来到展区时大部分产品已销售一空,却丝毫未减她的热情。
      大同闹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文创主理人刘雯的到来,让小记者们再一次兴奋,刘雯告诉小记者们:“之所以将佛像设计得这么可爱,是希望让年轻人觉得,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并不遥远,而是可以亲近的。”她指着空荡荡的货架说,“这些产品开馆4小时就售罄,说明大家真的很喜欢,愿意把传统文化揣在兜里、带在身边。”
      刘雯说,“佛小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潮玩的创新结合,代表了一种“传统文化符号创新融入消费场景”的IP活化新模式,“通过这些文创产品,重塑文化认知,强化情感联结,拉近观众与文物的距离。让传统文化变得可爱可亲,最终让观众带走的不仅是萌趣可爱的玩偶,更是对历史文化‘可亲、可玩、可用’的全新认知。”
      采访结束时,小记者昝若涵说道:“我要把今天的见闻都写下来!原来传统文化可以这么有趣,‘佛小伴’不再是博物馆里冷冰冰的展品,而是能走进我们生活的好朋友。我要告诉同学们,文化传承可以这么酷!”
    在蛋壳方寸间 品味大千世界
      在太原馆,小记者们纷纷驻足于蛋雕技艺展台前。他们目不转睛地观察着眼前的作品——在厚度仅0.3毫米的蛋壳上,山西的百县百景被精雕细琢,栩栩如生。“哇,这真的是蛋壳做的吗?”小记者侯栋蕊发出阵阵惊呼,语气中满是难以置信。
      非遗蛋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岳利民热情地接待了小记者们,向他们详细介绍了蛋雕艺术。小记者赵玥瑶问道:“爷爷,学蛋雕是不是很难呀?”岳利民郑重地回应:“我60岁退休后才开始接触蛋雕,当时既没有任何基础,也没上过专业院校,全凭着一腔热爱和不懈勤奋,才有了现在的成绩。我想告诉你们,只要勤奋努力、不断练习,每个人都能创造奇迹。”话语间满是对小记者们的鼓励。
      穿梭于三个展馆之间,山西晚报小记者们亲身感受到了山西非遗文化的活力与创新。小记者孟煜涵在采访本上写下这样的感悟:“今天我看到传统文化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不是遥远的,而是贴近的。每一位传承人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文化的种子已经播撒在青少年心田,等待着明天的绽放。

      文字 山西晚报·山河+ 记者 田晓瑛 李婕
      图片 山西晚报·山河+ 记者 胡续光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8-22期

    • 第2025-08-21期

    • 第2025-08-20期

    • 第2025-08-19期

    • 第2025-08-18期

    • 第2025-08-15期

    • 第2025-08-14期

    • 第2025-08-13期

    • 第2025-08-12期

    • 第2025-08-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