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子夜

遍地葱茏鸣吉祥

  盛世多灵瑞,和鸣颂吉祥。离开老家几十年了,当我重新融入到当今的农村生活时,发现一切都变了。生活方式变了,生产方式也变了;农作物多元种植,林木植物更加丰富多彩;连飞鸟野禽也有好些种类寡与相识。
  赋闲之后,每年和夫人都要在清明和中秋前后回老家小住,或一个月、或两个月,非要把在城市积聚的烦躁、憋闷、孤寂消磨殆尽,方才尽兴。我在老家的生活,除了和夫人在自家的小院吃饭、休息、阅读、习字之外,就是要到田野里干一些简单的农活。
  在老家,我的哥哥有一片林地,我们会到那里或浇水、或锄田、或挖野菜。累了的时候,就坐在树林里休息休息,或听鸟禽的鸣叫,或看兔子的奔跑,甚是惬意。树林子的鸟有好多种,大都是小时候或者年轻的时候就熟悉的,或者说是听惯了叫声的老相识。它们的叫声,从个体来说虽然很单调,但是遥相呼应,雌雄争鸣,就成了交响乐,在树林里、在田野上久久回荡。
  我和夫人都是农村出身,也都务过农,见识也都相当。但是有一种鸟却从来没见过。它们三五成群,像是一个家族,长相面貌很像喜鹊,只是尾巴特长,嘴和腿以及局部羽毛颜色有所不同,比喜鹊更加华贵和飘逸。当我们进入它们的领地,便盘旋在我们的头顶鸣叫,声音很凌厉。我和夫人很惊奇,一边欣赏它们的美艳,一边自我保护,用手中的器物挥舞驱赶。
  从农村到城市,一晃四十多年了,不说农村的实质性变化有多大,只就说故乡的自然生态变化就很惊人。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美化乡村,村子里的巷道、小公园、乡道两旁断断续续栽植了好多树,而且品种繁多,有不少树种村民都没见过,也不认识。在针叶树中柏树类里,除了传统的侧柏之外,还有桧柏、蜀柏、龙柏等。松树类里有雪松、华山松、云杉,更可贵的还有红豆杉等。在阔叶树里,除了固有的桐、槐、柳、榆等常见树种外,还新栽了白蜡、栾树、枫树、槭树和具有药用价值的杜仲等。连阔叶常青的女贞、紫薇和红叶石楠等树种也跨过黄河,引种到峨嵋岭上来染色布彩。另一方面,随着村民植树造林、护林爱林意识的提高,使农村的林业建设出现了一个新气象。我们村在沟壑纵横的丘陵地带,又紧靠孤山,无论是山上、还是沟里,传统的树种是侧柏。过去羊啃人砍,树木总是长不大。现在经过几十年不断的补植和保护,满山满沟的柏树,都长得郁郁葱葱。地头埝边世代栽植的各种树木,也都得到了有效的管护,长势良好。更为重要的是,这几十年,丘陵地带的故乡,大力发展果业经济,家乡一半的土地都栽植了果木树种。到了春天,杏花开了、桃花开,梨花开了、苹果花开,加上漫山遍野的各种药材花和油菜花,整个故乡就成了一个植物园,树木参天,蓬勃葳蕤,遮天蔽日。
  在老家,我和夫人隔三差五都要去我家的林地。那里不仅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也成为我们回老家休闲小住时的生活乐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远观层峦叠嶂的诗韵,身沐风轻云淡的抚慰,无不欢欣。这次去,我们又增加了一项兴趣,就是对新结识的鸟种进行验证。进入林园,这种鸟仍然重复着以前的特性,依然视我们为不受欢迎的人。于是,我们努力用人类的肢体语言,同飞鸟的鸟语友好沟通,才达成大路朝天、各走一端的共识,双方默契为互不干扰,各行其事。说是各行其事,其实我的夫人是在我的劳作掩盖下,悄悄藏身于隐蔽的角度,用手机抓拍鸟的全身照。这种鸟比较机警灵敏,在树上老是跳动飞驰。我的夫人拍了好长时间,才拍出来几张能看清楚的全身照片,她宁是要和此种飞鸟缔结莫逆之交啦。
  生涯风月好,更属有心人。感谢AR的智能,通过夫人的努力,手机上终于把该鸟的身份和特性介绍出来了。该鸟名为红嘴蓝鹊,属于鹊形目鸦科蓝鹊属,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我们老家遇见的应该是红嘴蓝鹊的华北亚种。
  红嘴蓝鹊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东晋河东郡郭璞注:“似鹊而有文彩,长尾,嘴角赤。”我国古代就开始了对它们的驯养,并且屡屡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体现。唐代墓室壁画及石椁线刻画中,一种与人关系亲密的长尾鸟便是红嘴蓝鹊。它也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的“青鸟”。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无题》一诗中写到:“……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青鸟,就被描绘为传递爱情信息的使者。从《山海经》中走出,化身为西王母的信使,被后人赋予了很多吉祥美好寓意的神鸟,就是红嘴蓝鹊。
  红嘴蓝鹊形体娇贵,神韵俊雅,能从秀美之地迁徙到黄土高坡,从远古衍生至当今美丽乡村建设的村落,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寄托着幸福与美好。农村变了,家乡变了,水碧山青空气静,遍地葱茏鸣吉祥,善哉,孤峰山下的故乡!

□吴国荣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8-25期

  • 第2025-08-22期

  • 第2025-08-21期

  • 第2025-08-20期

  • 第2025-08-19期

  • 第2025-08-18期

  • 第2025-08-15期

  • 第2025-08-14期

  • 第2025-08-13期

  • 第2025-08-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