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财经

低利率催生“收益焦虑”?

“存款搬家”进行时

  8月26日,A股市场上,上证指数 一 度 冲 高 至3888.60点,距离3900点这一整数关口仅咫尺之遥。而随着市场持续走强,上证指数在7月份突破且站稳3500点,并在8月份以来连续攻克3600点、3700点和3800点,市场情绪明显高涨。在资金流动方面,居民存款的“搬家”现象则引发热议,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存款利率不断下行、股市赚钱效应显现,越来越多资金正从低风险、低收益的存款转向保险、基金、股票等领域。
  多重因素触发“存款搬家”
  “小李,我的理财马上就到期啦!到期后你先帮我转出到银行卡,最近股市行情不错,我看看要不要买点股票或者基金。”8月25日,太原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李鑫一大早就接到了计划转出理财资金的一位老客户的电话。最近,李鑫所在的银行,这样的来电或者咨询并不在少数。
  事实上,近日,市场上的资金正在出现大规模的流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7月金融数据显示,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主要包括证券、信托、基金等非银行机构存放在银行的存款)单月新增2.14万亿元,创2015年有数据记录以来的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多增1.39万亿元。与此同时,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这“一增一减”的结构性变化引发市场对于“存款搬家”的广泛关注。
  而在一贯以“爱存钱”著称的山西,近期同样在存款数据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8月25日,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最新出炉的山西省金融运行情况统计显示,截至今年7月末,山西省本外币存款余额63729.07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63560.61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为42676.15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为12878.27亿元。就在此前的6月份,除财政性存款外,全省其余各类存款均环比增加,数据显示,人民币存款增加437.94亿元,同比多增243.5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332.72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94.2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53亿元。而7月份,全省人民币存款环比减少209.57亿元,同比少增293.8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在7月份环比减少56.95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73.2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则增加7.67亿元。
  从当前环境看,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行不可忽视,自2022年以来,国内存款利率经过多轮调降,活期存款利率已降至0.2%-0.3%,部分定期存款利率也跌破2%。在低利率环境下,居民对存款的“收益焦虑”加剧,寻求更高收益资产的动力增强。
  根据浙商证券宏观研究李超团队分析,触发“存款搬家”的因素主要包括五大类。其中,无风险利率与存款利率下行,使得存款与替代理财品收益率扩大,这是每次居民“存款搬家”最稳定的触发器,如2008-2009年(定期存款利率1年下调189个基点)、2010-2012年(下调75个基点)、2014-2015年(下调150个基点)与2022年至今(70个基点);流动性与信用扩张引发的资产再配置,如2008年“四万亿刺激计划”驱动的2009年居民“存款搬家”,2012-2013年“影子银行”扩张、2015年货币政策宽松;资产赚钱效应形成,如2009年(其间上证综合指数上涨103.4%)和2014- 2015年(其间上证综合指数上涨159.5%);多元化投资渠道的丰富,如2013年新兴互联网产品引发存款脱媒;监管政策的变化,如2024年4月禁止手工补息带来的企业和居民“存款搬家”特征。复盘历史上居民“存款搬家”行为后,该团队认为,本轮居民“存款搬家”概率较大。
  银行“主动出击”布局券商开户
  值得关注的是,流失的居民存款都进入股市了吗?
  中金公司研究部相关人士认为,A股资金面正在发生多个重大变化,部分与“存款搬家”的形成有关。首先,宏观流动性相对宽松,近年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当前低于1.8%,1年期LPR降至3%,国有大行1年期存款利率低于1%。低利率环境对存款搬家有直接促进作用。其次,在“资产荒”背景下,A股吸引力提升。对于在居民资产中占据较大比重的房产,居民对其价格上行的预期也偏低,对居民而言整体缺乏高收益投资标的,处于“资产荒”环境。与此同时,A股股息率近年来逐步提升,具有一定的投资吸引力。另外,A股市场修复,赚钱效应逐步显现,自去年“924”以来,A股市场活跃度回暖,估值有所修复,更多的现存投资者取得正收益。截至8月22日,万得全A指数已经分别超过3个月、6个月、1年和3年的成本线9.6%、13.7%、17.5%、22.8%,指数超过各期限成本线且短期成本曲线高于长期成本曲线,表现出较好的赚钱效应,赚钱效应较好的时候可能吸引新的个人投资者入市。
  而随着股市的持续向好,居民开户热情如火如荼,多家银行已经开始“主动出击”,布局券商开户。
  打开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该行在其“热门活动”栏推出了为期近3个月的“银证签约好礼相迎”相关活动。具体来看,该行与中银国际证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数十家券商合作,客户从银行端口便能进入“券商开户直通车”,跳转至上述券商的开户页面;除此之外,该行还推出线下预约开户功能,用户在输入该行银行账户信息后,可自行选择券商及营业部完成线下预约。针对在券商开户时首次绑定中国银行借记卡、成功签约第三方存管的客户,可参与一次抽奖,最高可抽取188元的支付宝红包权益。
  招商银行则在其APP首页,以滚动头条的方式,推广主题为“银证新启,财富进阶”的活动,该行与招商证券、国信证券、中金财富、东方证券、华泰证券、国投证券、长江证券等7家券商深度合作。兴业银行同样在其APP的财富页面,展现了两家券商的开户滚动条,而在专门的银证开户页面,则提供了数十家券商的开户链接。
  在引流开户的同时,不少银行也为客户的“休市资金”作出规划和安排,借“持币待投、随时进场”“休市闲钱不休息”等,吸引客户了解该行自营理财产品。
  而除了在直接通过布局券商开户“引流”之外,不少银行针对权益类理财产品也加大了推广力度,“近期权益市场持续上行,确实有很多客户在考虑购买风险等级相对较高的含权类理财产品。”李鑫告诉记者。
  存款流向权益市场仍将延续
  那么,“存款搬家”到底可以持续多久?
  事实上,根据不少业内人士分析,“存款搬家”与A股的关系,并非简单的“资金流入推高股市”。
  在李超团队看来,“存款搬家”往往滞后于行情启动,是股市上涨后的结果而非原因。居民“存款搬家”存在明显的滞后性。2009年5月居民存款当月同比转负(显示资金流出),距离2008年11月股市低点间隔7个月;2014年4月居民存款当月同比转负,距离2014年1月股市低点间隔4个月。这种滞后性源于居民对市场趋势的确认需要时间,当赚钱效应持续显现,居民才会逐步将存款转入股市。而存款入场后,会进一步放大赚钱效应。历史数据显示,居民存款加速“搬家”入场后,往往会助推股市迎来新一轮上涨。2009年居民“存款搬家”加速后,上证综合指数进一步上涨8.1%;2014年至2015年存款大规模流入后,指数更是上涨48.3%。这种“正反馈”机制,是牛市中期的典型特征。
  兴业证券分析人士则更为乐观,“只要方向反转,市场并不缺钱”。其数据显示,历史上居民存款与股票总市值之比通常在1.1至2.0区间波动,截至今年6月,这一比例仍处于1.8的历史高位,意味着居民财富向股市转移的空间依然广阔,在兴业证券人士看来,“国内居民财富向股市新一轮再配置的趋势才刚刚开始”。
  中金公司研究部上述相关人士分析,后市来看,居民“存款搬家”有望延续。当前市场较为活跃,赚钱效应仍在延续,非银存款增速相比历史高点亦仍有上行空间。根据中金公司研究部银行组测算,居民存款潜在入市的资金规模约为5-7万亿元,但实际入市情况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预期、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若短期交易量快速提升,短期波动可能加大,但一般不影响中期走势。
  国信证券相关人士同样表示,资本市场表现是存款流向的关键因素,目前反内卷政策加码等驱动资本市场回暖的因素仍在延续,稳增长政策后续还有望进一步加码,接下来,若资本市场持续表现较好,7月以来出现的存款流向权益市场的现象大概率延续。
  上述中金公司人士提醒A股市场投资者,在配置上,可以参考历史上“存款搬家”阶段有相对表现的板块,建议关注景气高且有业绩验证的板块,如AI/算力、创新药、军工、有色等板块;业绩弹性较高,直接受益于市场活跃度提升的券商、保险行业;受益于“反内卷”等政策的板块,如光伏等。

山西晚报·山河+ 记者 张珍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8-26期

  • 第2025-08-25期

  • 第2025-08-22期

  • 第2025-08-21期

  • 第2025-08-20期

  • 第2025-08-19期

  • 第2025-08-18期

  • 第2025-08-15期

  • 第2025-08-14期

  • 第2025-08-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