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靳彦)近日,两起刑事案件在河津市看守所开庭审理,借助“便携式科技法庭”的应用,河津市法院首次将法庭设在了看守所。
随着法官敲响法槌,这个临时法庭正式投入使用,既满足了疫情防控需要,又解决了被告人参与庭审提押难的问题,实现了防疫、审判两不误。
这是一次虽“简”但不“减”的庭审,在该院审管办与法警大队的协调、努力下,临时法庭装备不减,看守所会见室很快悬挂上了国徽,摆放齐了桌椅,安装好了摄像头、话筒、音箱、电脑等设备并铺设接通了庭审必需的网络线路,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了庭审的需求。在刑事审判合议庭的主持下,临时法庭程序不减,经过有条不紊的庭审准备、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等法定程序后,庭审结束,将择期进行宣判。
“受场地、设备、技术所限,远程连线只适用于案情较明确、证据较简单的案件,一旦遇到被告人众多的或疑难复杂的案件,就满足不了庭审的需求。这是我第一次感受便携式科技法庭的魅力,方便高效。”庭审结束后,参与庭审的刑事法官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