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版:公安交通

查漏补缺 取长补短 创新思路 数据牵引

推动国省道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国省道交通安全文明示范路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山西交警对照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要求,总结评估近几年国省道治理经验,查漏补缺,取长补短,积极探索实践国省道交通安全管理措施,按照“11335”总体思路,大力推动国省道交通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取得了一定成效,实现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减量控大”的总体目标。近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在山西晋中召开国省道交通安全文明示范路创建活动现场推进会。会上,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就示范路创建情况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广东、江苏等地共享了示范路创建活动经验交流材料。
  那么,“11335”总体思路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1”即一个牵引:以大数据为牵引;
  “1”即一个原则:综合治理、因段施策、连点成线、以点带面的原则;
  “3”即三个矛盾:国省道快速行驶的路面条件与复杂的混合交通环境、主干通行需求与众多平交路口、公路板块结构与城乡交通特点之间的矛盾;
  “3”即三个坚持:坚持以“货车靠右行”为抓手,坚持传统手段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坚持路内向路外延伸、路面向源头延伸、城市交通管理理念向公路延伸;
  “5”即五个目标:安全隐患明显减少、通行秩序明显好转、管控效能明显提升、队伍建设明显规范、交通事故明显下降。

树立“一个牵引” 推动现代治理体系构建

  当前,国省道交通环境日趋复杂,为进一步适应现代交通管理需要,山西交警按照“以大数据战略为牵引,推动山西公安工作全面换道超车”的要求,树立“两个转变”思路,即“治理决策从依赖经验向大数据支撑转变、治理措施从传统安全设施向科技装备升级转变”,努力构建基于大数据条件下的国省道交通现代治理体系。

践行“一个原则” 建立综合、立体治理格局

  今年以来,山西交警抢抓“交通强国”建设机遇,积极向山西省委、省政府及省公安厅党委专题汇报国省道示范路创建工作。山西省政府对示范路创建活动作出部署,要求每个市打造一条贯穿全境的国省道示范路,压实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责任。11个市及相关县(区)政府都将创建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筹调度、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国省道交通安全文明示范路创建活动方案》下发后,山西交警坚持综合治理原则,联合省交通运输厅,迅速部署开展公路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大力推动完善示范路基础设施,补齐国省道安全短板。同时,按照因段施策、连点成线、以点带面原则,针对货车通行秩序管理、穿村过镇平交路口风险隐患等具体工作,一点一策、精准治理,并通过结合定点卡口抓拍与沿线巡逻打击、道路沿线设置交通禁令组合标志等手段,将国省干线公路与重点区域衔接起来,形成“点线面”立体整治格局。

直面“三个矛盾” 解决治理重难点问题

  分析解决国省道快速行驶的路面条件与复杂的混合交通环境之间的矛盾。依托山西省公安厅大数据平台,开发应用了“山西公安大数据智慧交管大脑”,对接共享相关部门数据,对国省道交通环境进行全路段、全方位、全要素分析研判,建立可视化数字模型,构建拥堵、隐患、事故等指标体系,为风险干预、隐患治理和交通组织优化提供综合性系统性决策依据,改变以往传统的“救火式”治理模式。
  分析解决国省道主干通行需求与众多平交路口之间的矛盾。通过大数据对国省道穿村过镇平交路口风险隐患进行深度分析,针对不同路段、不同特点,实施“一点一策”精准治理,综合采取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渠化车道引导、增设警示设备等措施,最大限度保障平交路口交通安全,减少穿村过镇交通影响。
  分析解决公路板块结构与城乡交通特点之间的矛盾。通过大数据建立的指标体系,对国省道局部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对部分路段呈现出的城市交通特征进行综合判断,将货车专用车道、公交车专用车道、信号灯智能配时、完善标志标线等城市精细化交通管理做法向公路延伸,有效兼容公路与城市交通特点,同时兼顾国省道与城乡交通需求。

聚焦“三个坚持” 提升国省道交通安全治理能力

  山西交警紧紧扭住货车这个“牛鼻子”,持续深化“货车靠右行”工作: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山西省政府专门发布通告,明确货车“靠右通行”,近三年每年山西省政府1号文件对此作出再强调。建立了交通运输部门设置标志标线,公安交管部门整治货车违法占道行驶的路警联动机制,形成管控合力。全省197个超限站将缉查布控系统与治超不停车检测系统深度融合,实现了治超、治乱、治堵协同管控。
  点线结合,以线促面。点上“动静衔接”,充分发挥防控体系作用,将卡口抓拍与巡逻打击相结合。线上“靠右引导”,每5公里设置“靠右行”交通禁令组合标志,引导货车自觉靠右通行,将国省干线公路与重点区域衔接起来,形成货车靠右“点线面”立体整治格局。
  突出重点,创新战法。实施“A+ X”治理模式,“A”是易致堵、致祸、致乱的共性违法,“X”包括其他整治行动、有地域特点的严重违法,以及当地政府组织的相关整治工作,形成目标一致、上下联动的整治态势。经过三年多的持续整治,全省国省道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向好,通行效率提高了70%,货运驾驶人在山西省靠右行车的驾驶习惯已基本养成。
  坚持三个延伸,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创建氛围。由路内向路外延伸。以示范路为中心,向沿线两侧各延伸一公里,着力打造国省道交通安全文明示范带。组织警力深入沿线村庄、企业、学校开展创建活动宣传动员,发动一公里示范带内的农村群众及组织,自觉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
  由路面向源头延伸。组织大中队深入示范路沿线厂矿企业,对存在严重交通安全隐患的运输企业,采取通报、约谈、签订责任书等方式,督促企业加强源头管理。结合治超工作,共享治超数据,配合治超办倒查超载源头企业责任。
  将城市交通管理理念向公路延伸。为有效解决公路板块结构与城乡交通特点之间的矛盾,山西交警将城市精细化交通管理做法向公路延伸,根据不同路段的不同特点,因段施策,提高治理针对性。例如,在108国道贾令路口借鉴城市交通理念,探索打造了5.9公里的“货车专用道”,并通过设置借道行驶区,解决了货车和公交车在两个专用车道之间的变道冲突,改造后的路口既兼容了公路与城市交通特点,又兼顾了国省道与城乡交通需求。
  山西交警上述思路和举措引领全省交管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以108国道晋中段为例,去年该路段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7.3%、20.3%;自示范路创建以来,今年1至8月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降幅达26.47%、54.76%,实现了“安全隐患明显减少、通行秩序明显好转、管理效能明显提升、队伍建设明显规范、交通事故明显下降”的目标,初步形成了多维度合力共创的国省道交通安全治理新局面。

  本刊记者狄健 翟红绒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9-22期

  • 第2020-09-21期

  • 第2020-09-18期

  • 第2020-09-17期

  • 第2020-09-16期

  • 第2020-09-15期

  • 第2020-09-14期

  • 第2020-09-11期

  • 第2020-09-10期

  • 第2020-09-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