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国资委和阳煤集团党委关于“三零”单位创建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推进“三零”单位创建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阳煤集团出台《关于推进“三零”单位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出多项举措,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阳煤。
扎牢创建工作的“深度”
阳煤集团将“三零”单位创建工作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紧密结合当前实施的“127”发展战略,聚焦“六新”突破,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奋力开创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征程。
坚持落小“单元”,划小“切口”,阳煤集团将“三零”单位创建工作贯穿于基层单位的“神经末梢”,覆盖到所有所属各二级单位和二级单位下属的井区、车间和直属队组,实现了创建主体全覆盖、无盲区、零遗漏。同时,压实创建主体责任,建立起处级、科级、队级三级承诺体系,将承诺书牢记于心,上墙公布,主动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
提升创建工作的“温度”
集团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创建‘三零’、全员参与”倡议活动,完善有奖信息的激励机制,主动向职工群众问计,寻找破解难点、堵点、痛点的办法建议,使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成为“三零”单位创建工作的不竭源泉。
阳煤集团还积极推动“三治融合”,坚持以自治为基础,建立健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自治机制,保障职工群众的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法治为保障,提高全员法治意识,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环境。坚持以德治为教化,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道德素养。做到职工群众评判。组织开展“三零”单位创建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我为‘三零’单位创建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充分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建议权、监督权和评议权,把评议的“表决器”交到职工群众的手中。
拓展创建工作的“广度”
阳煤集团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加强信息报道工作,真正将本单位开展“三零”单位创建工作的经验做法、先进典型、先进人物宣传出去,进一步扩大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结合各类主题宣传活动,搭建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广泛开展联合签名、有奖竞猜、文艺汇演、专题演讲、知识讲座、摄影漫画等宣教活动,推动“三零”单位创建工作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扎实开展“大调研”活动,积极培育、挖掘、选树先进典型,进一步提炼、推广、巩固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创出单位特色,以点带面推动创建工作。开展创建成效“晒与比”,实行定期“晒”与“比”,对“三零”单位创建工作情况进行月度督导通报、季度排名打分,形成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设立了“三零”单位创建先进单位“流动红旗”,极大增强了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强化创建工作的“力度”
按照当前深入开展的“人人安全、人人劳动、人人创新、人人持证、人人营销”活动的总体要求,阳煤集团将“五个人人”活动与“三零”单位创建工作密切融合、融会贯通,打造形成阳煤独有的“三零”单位创建“人人模式”。他们还积极推广打造“枫桥经验”阳煤版,重点关注易引发“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性问题,力争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做到应评尽评,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新的矛盾。开展“隐患随手拍”活动。建立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树牢“我要安全”的主动安全意识,形成人人为安全操心尽力,个个为安全献计献策的良好风气。推广“义警”工作站。加强警企联动,大力推广重点企业警务室和义警工作站建设,联合公安机关开展法治宣传、矛盾化解、重点部位巡逻防控、隐患排查治理,落实“破小案、除小患、解小忧、办小事、帮小忙”五小工程。
他们充分发挥平安办统筹、协调、指导、推动、督导作用,整合多方资源力量,建立健全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联合督导等运行机制,努力做到信访问题联动化解、安全问题联合整治、治安问题联控联防。对各类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和治安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进一步细化整治措施,紧盯不放、集中攻坚,最大限度提高化解率、整治率,努力推动问题“清零”。将“三零”单位创建工作纳入到年度平安建设和党建工作总体考评范畴,加大赋分权重,强化考核力度,运用综治政策工具推动落实。
本报记者孔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