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太原铁路运输法院立足司法职能,组织开展“大调研、大起底”活动,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着力聚焦群众诉求、企业需求,谋实策、出实招、办实事,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广泛调研谋实策、出实招
针对辖区企业近期诉讼和执行案件的难点问题,太铁法院通过深入辖区部分国有大型建筑工程企业、市区涉运输合同案件企业和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部分企业开展专题调研,收集针对性意见建议50余条及疑难法律问题20多个,准确把握这些企业的司法需求;研究制定《关于服务保障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服务指引》,通报发布国有大型企业2个多元解纷中心8起“枫桥经验”的典型案例;完成《既判力在一事不再理原则适用中的认定》和《锻造新时代法院队伍的视野与维度》等专题调研报告,对提高司法服务水平,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完善便民利民措施,提升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西、法治铁路提出法律建议。
为向当事人提供更好的司法服务,太铁法院加快推进“移动微法院”立案,只需诉讼当事人完成身份验证后,上传符合要求的起诉材料并签名确认,即可完成“异地立案”。充分利用“律师诉讼服务平台”,依法及时提供电子化诉讼材料,从而解决在线立案、在线阅卷,方便律师参与诉讼。开通微信支付宝二维码,实现网上自主缴费,开启网上立案和邮寄诉讼材料融合模式,让当事人不再千里奔波投递诉状。对当事人提供不了被执行人系法人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及法人身份证或被告的公民个人身份证,无法办理立案登记的,法院主动担当作为,由承办法官前往有关注册部门或当地派出所调取收集相关材料,切实解决当事人急难愁盼,提供有温度的司法服务。今年以来,太铁法院诉前调解案件经确认有效30件,涉案标的额3499.82万元,为法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案款发放提效能、化急难
为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太铁法院拓展便民途径,不断优化财务审批流程,简化诉讼费返还及执行案款发还手续,缩短办理周期,提高案款发放效率。
据悉,该院自执行案款“一案一账号”管理系统使用以来,财务人员接到案款发还申请后,及时进行专项审批审核,确保被执行人提供资料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当日登录法院执行案款管理系统办理发还案款手续,确保款项及时准确到账,及时高效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原来1个月的到账周期缩短至7个工作日,最快可达当日办理,次日到账。
普法宣传进社区、进车厢
为预防犯罪,太铁法院开展了多次普法宣传活动。今年6月25日,太铁法院联合许坦社区干部、网格员和社会群众进行了一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普法宣传教育,现场讲解了电信网络诈骗的法律规定和惯用手段,分析了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特点,从典型案例中梳理总结了虚假网络购物、虚构绑架和手术事由、冒充领导、冒充公检法、“杀猪盘”等48种常见电信诈骗犯罪手段,通过以案讲法的形式深刻揭露了电信网络诈骗的社会危害,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和认识能力。
在“6·26”国际禁毒日之际,太铁法院成立了禁毒活动宣传队,在太原火车站开展了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防范新型毒品对青少年危害”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活动。宣传活动现场,宣传队在旅客密集、人员流动较大的候车大厅悬挂横幅、设立宣传点,引领过往旅客驻足观看,并主动向候车旅客发放宣传材料,多角度、全方位向群众讲解如何识别毒品、如何防范毒品,认清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普及相关法律知识,现场解答群众的提问和咨询。同时,为了发挥列车“流动社会”的辐射效应,宣传法官还进入车厢,向落座旅客发放宣传资料。
聚焦主业办实事、促发展
太铁法院聚焦司法审判执行实践和“大调研、大起底”中发现的问题短板,及时召开党组会、专业法官会和教育整顿工作专班会,专题研究并有针对性梳理研判,广泛开展“端正执法理念,改进执法司法作风”专项整治,深入探讨法院业务部门和干警特别是员额法官如何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围绕开展社会治安、经济民生、农业农村三大领域违法犯罪和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制定出台《打击整治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西、法治铁路目标要求,协调铁路检察院、铁路公安处,就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精准量刑建议等定期交流座谈,围绕加强案件执行规范化建设和执行团队办案质效,制定实施《执行工作程序规范》《执行工作实务手册》,围绕切实解决群众揪心事、烦心事,制定落实领导班子“我为群众办实事”13项任务清单,持续推出便民利民、智慧智能新举措,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曹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