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作为一座城市的“大动脉”,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当前,阳泉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佩戴安全头盔和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乱停乱行、酒驾醉驾、闯红灯等。鉴于此,全市各级公安交管部门找准问题短板,研判制订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实招、硬招,下大力气疏堵点、治乱点、攻难点,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回应群众关切,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警力下沉,拧劲加压整治“顽疾”
连日来,阳泉公安交警一大队结合道路交通实际,最大化把警力投放到路面。在上下班高峰时段,民警拿起“大喇叭”、戴上“红袖章”,召集志愿者穿上“红马甲”走上街头,及时对骑乘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劝导教育。同时,实行全天候巡逻执勤,巡逻中发现交通违法行为,立即联动路面执勤警力,第一时间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交警二大队增派布置警力,在各主干路段加强指挥疏导,每日执勤超过10个小时。针对辖区主要道路交通秩序散乱、无序等顽固性、反复性问题,大队紧扣症结所在,以打造严管示范路段、示范岗区为抓手,按照大队领导包片区、中队长包路段、民警包点位的“三包”工作机制,重点抓好停车秩序管理。同时抽调机关科室民警下沉一线参与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秩序,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为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交警四大队对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非机动车走机动车道、闯红灯等行为进行专项规范整治,让广大交通参与者积极投入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
精细管理,畅通城市发展“动脉”
8月15日,阳泉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赵前进一行到交警一大队辖区G307线,调研G307新泉物流-桑掌桥路段完善交通设施工作开展情况,对该路段施划标志标线和新增基础设施进行实地勘查。赵前进指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专项行动是当前的主要工作,归根到底就是通过强化路面管控,加大交通秩序管理力度,实现有效预防事故、提高群众满意度的目标。
交警二大队针对辖区道路交通实际,主动分析研判,科学精准施策,聚力攻坚城市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区域,着力解决辖区道路交通制约瓶颈,全力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8月17日,大队负责人一行到辖区重点地段、主要道路,聚焦交通秩序管理、事故预防、路口渠化、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的完善,紧盯细节,直面问题短板,现场协调解决难题,助力治堵保畅。
创新宣传,共奏文明交通乐章
为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投身于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秩序整治“百日行动”中,共创文明城市,8月16日,交警二大队开展了“小小交警”职业体验活动。活动中,民警详细讲解路面执勤注意事项、相关交通法律法规以及一些基本的交通指挥手势,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交通安全培训课。随后,民警带领孩子们来到车辆前,在车辆的前部、右侧、左侧讲解了盲区范围,为孩子们详细讲解汽车的盲区位置和因车辆盲区而导致的交通事故案例。
为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交警部门加强宣传策划,丰富宣传内容和形式,积极开展各类活动,持续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宣传效果;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作用,采取新闻发布、专题报道、现场直播、媒体曝光等形式,倡导文明交通行为,扩大宣传影响力;联合市文明办,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交通管理,组织交通志愿者协助民警劝阻、纠正不文明行为;通过交通诱导屏、交通广播、短信平台等发布创建信息,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本报记者孔维佳 通讯员李富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