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魏巍)“终于将河道中影响行洪的“拦路虎”埋入地下了,既保障了群众供暖,还消除了安全隐患,半年来为这个案子付出的辛苦值得了……”近日,阳泉市城区检察院首次邀请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办理关于阳泉市热力公司违法架设热力管道行政公益诉讼一案圆满结案。
桃河是阳泉人民的母亲河,是横贯阳泉市境内的最大河流,有9条主要支流,义井河便是其中之一。义井河发源于阳泉市西峪掌金山,由西向东汇入桃河,流域面积35.3平方公里,全长12千米,流域平均宽度2.95千米。今年年初,阳泉城区检察院依托“河长+检察长”联合巡河工作机制,对义井河道清“四乱”工作回头看时发现,阳泉市热力公司未经市、区水利部门批准,私自在义井河大阳泉村段修建一处跨河热力管道为对岸居民供暖,直接影响河道汛期行洪。
该案件涉及群众利益和防汛安全,阳泉市城区检察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第一时间联系农业农村部门特邀检察官助理,针对跨河管道审批程序、供暖期前管道整改可行性,及相关法律依据等专业性问题进行咨询探讨。随后,阳泉市城区检察院积极联系水利、审批等部门对义井河道热力管道的修建时间、审批程序等关键问题展开初步调查核实,并邀请技术部门运用无人机、相机等专业设备对跨河管道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拍照、摄像,通过技术协助,有效固定证据。
3月18日,阳泉市城区检察院组织阳泉市城区河长办、市热力公司召开公益诉讼协调会,对涉案企业耐心释法说理,引导其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推动这一河湖“四乱”突出问题达成最优解决方案:在保障群众供暖的前提下,阳泉市热力公司对跨河热力管道尽快拟定防洪评价方案,待方案依法审批通过后,进行管道改管施工,解决防汛安全隐患。
今年6月,在检察机关的督促下,阳泉市热力公司拟定的防洪评价方案通过审批,进入施工阶段。7月11日起,阳泉市热力公司动用1台挖掘机、2辆渣土车,进驻该河段清理垃圾20余方,开挖沟槽70余方。8月30日,阳泉市城区检察院开展督促落实活动,承办检察官在义井河大阳泉村段目睹了挖掘机和渣土车对2根16米长的热力管道进行迁移改管施工的过程。
经过半年的努力,在确保热力管道改管后不影响供暖效果的前提下,河道中防汛障碍彻底消除。阳泉市城区检察院将继续坚守为民初心,从行政机关特邀检察官助理借智借力,不断深化公益诉讼职能,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