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旻)10月11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举行“山西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十三场发布会,同时也是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专场发布会。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省小企业发展促进局、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所取得的进展与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质量强省”和“知识产权强省”战略,为优化我省营商环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这十年,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市场准入实现新跨越。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郭新安介绍,截至2022年9月底,我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381.1万户,为商改前的3倍,其中企业数量历史性地突破了100万户。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4000余户,是商改前的4.5倍。千人拥有企业数提升至29户,位列中部六省第三位。
十年来,我省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由87.96%上升至92.11%;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4%;制修订国际标准26项,国家标准1474项;太钢等4家企业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高等级磁轭钢、宽幅超薄不锈钢精带等新材料的质量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十年来,初步建立起了我省“质量强省”政策体系,累计出台质量相关规章、规划171项,形成了以产品、工程、服务为核心,涵盖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质量发展政策法规与规划体系,质量强市(县)活动实现全省全覆盖。其次,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任务提前完成,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位列全国第四名。建立起了以“高标准+严认证+强监管”为核心的“山西精品”公用品牌建设体系。
全省有效发明专利由8104件增加到2.14万件,地理标志商标由41件增加到100件;有效注册商标由7.7万件增加到32.15万件。赛鼎工程有限公司获得第23届中国专利奖银奖,实现奖项零的突破。共有134个项目获得省专利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实现市级全覆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成运行;太原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三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和一个网点建成运行,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辐射更多行业和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