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版:综合

“把群众时刻放心上,是警察该干的”

——记高速公安交警六支队民警魏新文

  10月3日早上,老魏站在单位大厅整理镜前,从警帽到个人出警装备一一整理,疫情防护用的口罩、面罩等,仔仔细细地过了一遍。墙上钟表的指针显示6∶50,老魏打开佩戴的执法记录仪朝警车走去。
  老魏,本名魏新文,2003年从警校毕业后加入高速公安交警队伍,目前任山西高速公安交警六支队三大队中队长一职。多年来,他先后多次获评“先进个人”“业务标兵”等荣誉称号。

精准打击亦有“人情味”

  如今,交警部门依托大数据科学研判、精准打击交通违法成为交管工作重要一环。魏新文热爱钻研,吃苦好学的精神让他成为科技强警应用实践的业务标兵和警营先锋。
  今年春节过后,因疫情防控,许多学生无法购买车票归校,部分大货车司机选择驾驶大货车将妻儿送到就学地。这部分家属大多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有不系安全带的、超员的,还有孩子在驾驶舱嬉戏打闹的,这一现象被时常进行网络巡查的老魏敏感地捕捉到,他认为非常有必要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地及时制止和宣传教育。
  于是,老魏将这一新情况汇报给大队领导,大队领导迅速作出勤务调整,部署警力在辖区主线旧关安检站及各收费站进行精准纠违,有的则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这一系列动作也得到大货车司机及家属由衷的感谢。

滚滚车流中练就“火眼金睛”

  太旧高速自1996年全线通车以来,作为晋煤外运主要通道之一,每天行驶在阳泉段的危化品运输车达1200多辆,交通安全形势异常严峻。作为老民警,无论是在内勤还是外勤岗位,老魏都认真敬业、业务精专,不同岗位的历练使他琢磨出一套查处交通违法的“绝招”,练就了一双让交通违法无处遁形的“火眼金睛”。
  8月19日晚,魏新文分析研判出一辆备案为危化品运输车的蓝牌货车经过辖区,且与之前通过比对发现的危险化学品车高度相似,随即,魏新文与同事立即赶赴青银高速主线的旧关安检站进行拦截检查。果然如他所料,这辆车企图采取通过拆卸危险品标志牌再次“伪装潜行”,被查获后,司机当场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8月20日上午,魏新文巡逻时发现一辆悬挂津C牌照半挂货车与印象中一辆涉嫌拆卸危险标志牌的货车外观相似。随即,魏新文通过喊话器对该车进行引导,检查结果印证了魏新文的初步判断,遂对其进行处罚并移交至地方运管部门作进一步处理。
  据统计,今年以来,魏新文和同事已经查获30余起涉及危化品运输车辆的重点违法,平均每月查处4起,严厉打击了重点交通违法者的嚣张气焰。与此同时,大队约谈各类危化品企业20多家。
  除了查获危化品车违法运输成效显著外,魏新文还多次查获非法营运、客车超员、“小本开大车”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在魏新文眼里,每一起交通违法都有可能带来不确定性的严重后果,而他要做的就是将这种可能性降到最低,这是他的本心,也是他从警的初心。

时刻将群众利益放在心上

  “时刻将事故预防当成头等大事,时刻将群众利益放在心上。”这是老魏的奋斗誓言。
  今年44岁的魏新文已经被同事们喊成了“老魏”,而他的青春活力依旧满满,奋斗姿态依旧坚定。
  “我就特别佩服老魏,他好像永远都精力十足、斗志昂扬。”与他搭档多年的民警李勇说道,和老魏搭档以来,只要他一上路就马力全开,任何一丝微小的安全隐患都不放过。
  魏新文爱琢磨。在工作中遇到一些问题他就会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在预防二次事故工作中,魏新文提出了在辖区隧道、桥梁、弯道处放置便民安全防护设施以防二次事故。大队领导认为这是个好办法,值得借鉴,当天联系相关单位着手落实。
  近20年的警察生涯,老魏有许多习以为常的“事儿”,它们被装在老魏胸前的执法记录仪里,更被放在他的心里。“把群众时刻放心上,就是警察该干的。”老魏扶正了执法记录仪,又上路了。

本报记者王雪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0-24期

  • 第2022-10-21期

  • 第2022-10-20期

  • 第2022-10-19期

  • 第2022-10-18期

  • 第2022-10-17期

  • 第2022-10-14期

  • 第2022-10-13期

  • 第2022-10-12期

  • 第2022-10-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