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好“丰”景,收割机往来穿梭,农民奔波忙碌,在秋收农忙这个关键节点,筑牢“护航秋收”的安全屏障是阳泉公安全体民警辅警心里的头等大事,巡逻防控、化解矛盾纠纷、帮扶解困、宣传引导。阳泉市公安局深入推进“草帽”警务工作机制,把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新农村建设广阔天地,为秋收添上了一笔最美“枫警”。
织密“防护网” 扎紧粮袋子
阳泉市公安局各派出所不断加强农村地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深入推进“一村一辅警”配备工作的同时探索改革农村警务运行机制,一方面依托农村“雪亮工程”,对辖区不定时开展视频巡护工作;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发动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联合开展义务巡逻防控,全面加大巡逻防控力度。各派出所在群众到田间劳作之时,组织民辅警加强对村组主干道、村舍小巷的巡逻,有效保护农电设施及农机具安全;在夜间群众休息时段,做优做强“夜间警务”,点亮乡村“平安灯”,全力开展夜间对农田的巡逻防控;同时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震慑力,努力保障群众丰产丰收、颗粒归仓,切实帮助群众守住“粮袋子”。
当好“解压阀” 扑灭火苗子
近日,平定县公安局岔口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称:村民韩某在村口路边晾晒玉米,不听劝阻,请求援助。民警赶往现场后,向韩某解读了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在道路上晒粮造成事故将依法承担法律和经济赔偿责任,虽然方便了自己,却极易引发交通事故。韩某听后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公共场所带来诸多不便,遂清理了路边的玉米,矛盾得以化解。
全市各农村派出所积极践行“草帽”警务模式,将农村警务与基层社会治理紧密融合,充分发挥庭所对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三调联动”作用,积极联合镇村干部、司法所工作人员等为主体的多元化调解队伍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建立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调解模式,激发农村社会治理内生动力,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础治理新格局,让一顶顶小“草帽”汇聚起平安建设的大力量,着力打造农村派出所新“枫”貌,有力保障秋收秋种工作顺利进行,助力乡村振兴。
用好“小喇叭” 守好钱袋子
阳泉公安“草帽”警务根据四季变化,适时调整警务侧重,精耕“田间”警务,播撒“安全种子”,将社区警务新模式与基层社会治理紧密融合,“驾驶农用车时车斗不能载人,秋收车多不要争道抢行”“如果接到陌生电话要求转账,千万别相信”“秋收时家里没人照看,记得要关好门窗”……郊区公安分局西南舁派出所民警趁着秋收休息间隙,与村民谈收成、拉家常,向他们宣传教授着各类安全知识。
阳泉市公安局各农村派出所依托社区警务工作,线上线下齐发力,一方面以小微信开展大警务,利用村民微信群、朋友圈宣传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和警示案例,投放反诈宣传视频;另一方面,走进村镇田间地头,为了不耽误群众干农活,一边帮忙“搭把手”,一边开展宣传,利用村委会广播、发布警情提示、发放宣传单、提供法律咨询等形式,向村民宣传安全常识、法律常识,提醒群众在农忙时也要做好安全防范,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为秋收秋播保驾护航。全面推动农村警务工作提档升级,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驾护航,为乡村振兴增添平安砝码。
本报记者孔维佳 通讯员史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