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综合

户籍有误遇难题 耐心查证解民忧

  “胡警官,因为户口的事情麻烦了你几个月,真的太谢谢了……”近日,郑先生兄弟二人专程赶到朔州市公安局朔城区分局北旺庄派出所,将一面印有“为人民办实事、做人民贴心人”的锦旗送到户籍民警胡玉娟手中。
  2022年8月12日,胡玉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郑先生称,其1992年跟随父亲到朔州务工并将户口迁至朔城区。当时在户籍信息登记时,工作人员误将郑先生出生日期登记成其父亲的出生日期。办理二代身份证时,他发现登记错误,当时没当回事。近几年,因身份证年龄与实际相差太大,郑先生务工受到很大影响,在辗转查到胡玉娟的电话后,便拨了过去。
  挂了电话,胡玉娟顿时感觉到事情的棘手,30年前的户籍问题该如何着手查起?她决定先从档案入手究其根源,经查询,发现郑某当时入户登记的信息与其父同户且同出生日期。旧底簿是错的,没有依据,怎么改?胡玉娟先后翻阅了数十本厚厚的户口登记簿,未查到相关证据。她又多次和郑先生的原籍五台县警方沟通,也未找到原始档案……经验丰富的教导员李亚琼拍了拍胡玉娟肩膀:“90年代更换过户籍底簿,应该是在另外放着……”胡玉娟一头钻进档案室整整两天,一本一本,一页一页地翻阅,终于找到郑先生的那一页,喜出望外的胡玉娟第一时间拨通郑先生的电话。
  接下来,经过社区民警走访调查取证,朔城分局人口办支持配合、逐级上报,终于将更正好的户口簿递交给郑先生。

  本报记者兰锋 通讯员孟令帅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2-22期

  • 第2023-02-21期

  • 第2023-02-20期

  • 第2023-02-17期

  • 第2023-02-16期

  • 第2023-02-15期

  • 第2023-02-14期

  • 第2023-02-13期

  • 第2023-02-10期

  • 第2023-02-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