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普法
仲裁制度是我国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解决社会民商事经济合同纠纷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直接关系市场经济秩序、社会和谐稳定。
晋城仲裁委员会是晋城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于2003年9月26日组建的全市唯一的经济仲裁机构。近年来,晋城仲裁委员会以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为重点,不断丰富仲裁服务方式,加强仲裁队伍建设,提升仲裁案件质量,树立仲裁品牌形象,在化解社会经济矛盾、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晋城仲裁委员会立案451件,标的额8.7亿元,办结案件517件,和解调解结案267件,和解调解率达到52%。
发挥仲裁优势
高效化解纠纷
“一旦发生了民商事争议,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到法院提起诉讼,其实,仲裁也是化解民商事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仲裁不受地域管辖的限制,具有公正、专业、高效、灵活、便捷、保密、一裁终局等特点,已经成为很多企业化解纠纷的首选方式。”晋城仲裁委员会秘书长王世清说。
晋城仲裁委员会拥有一支由经济贸易、法律、金融、保险、房地产、建设工程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仲裁员队伍,是晋城市唯一的经济仲裁机构;主要解决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买卖、借款、租赁、承揽、建设工程、运输、保险、金融、合伙等民商合同纠纷和房地产、产品质量、知识产权、医疗等领域内的财产权益纠纷。
晋城仲裁委员会坚持“促调求和”的仲裁服务理念,将调解贯穿于办案始终,开展立案调解、庭前调解、庭中调解、庭后调解,既高效化解了当事人的矛盾,又保障了企业的良性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21年,晋城仲裁委修改了组庭前、开庭前、开庭后不同阶段和解调解的退费规则,加大了退费力度,促使当事人和解调解结案。2022年7月,成立了立案调解中心,制定了包括倡导引导、组织调解、审查确认、衔接协调等工作职责,规范了立案调解中心的工作流程。2022年,晋城仲裁委和解调解率达到52%,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解决好传统民商事纠纷的同时,晋城仲裁委员会积极融入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充分发挥仲裁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作用,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2022年8月,晋城仲裁委员会入驻晋城市域社会治理中心。借助这一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积极与入驻市域社会治理中心的市信访局、城区法院诉前调解中心、市法律援助中心、市公证处、市人民调解服务中心等单位对接,有效联动,形成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发挥仲裁在化解民商事纠纷中的作用。同时,晋城仲裁委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确定联络员,通过召开座谈会、对接会等形式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实现案件数据信息相通、疑难复杂案件共研、裁决有效执行的长效沟通衔接机制。
此外,为更经济、便利、高效地化解纠纷,晋城仲裁委员会积极建立仲裁互联网仲裁庭,在疫情或其他不能在线下审理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选择线上仲裁的方式进行开庭等仲裁活动。同时,还鼓励当事人进行预约服务,邮寄和线下同步立案,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拓展服务领域
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晋城仲裁委员会充分发挥仲裁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作用,不断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对进一步优化晋城的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开拓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服务。2021年10月,晋城仲裁委员会知识产权仲裁院正式成立,主要审理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案件,为市场主体提供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服务。知识产权仲裁院的成立,为当事人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提供了一条司法、行政之外新的有效途径,实现了知识产权行政调解与仲裁的优势互补;为企业提供了知识产权纠纷快速解决渠道,对构建和完善晋城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有重要作用。
2022年4月,晋城仲裁委员会和中国(山西)知识产权援助中心晋城分中心召开了座谈会,建立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工作关系。2022年7月,参加了由山西省法学会主办、太原师范学院承办的山西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并参加了由研究会主办的首届“三晋知识产权论坛”,集中围绕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展开主题研讨。今年3月7日,晋城仲裁委员会组织全体仲裁秘书参加了晋城市城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中心举办的知识产权纠纷专题培训,加强对著作权法的学习,提升审理著作权纠纷案件的调解能力和裁判能力,也增进了晋城仲裁委员会与晋城市城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中心、晋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紧密联系,形成了多元化解知识产权纠纷的合力。
拓宽旅游投诉纠纷处理渠道。2021年,文旅部、司法部将晋城市列为全国旅游投诉调解与仲裁衔接试点城市。晋城仲裁委与晋城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积极沟通对接,拟定《晋城市旅游投诉纠纷仲裁工作机制》《晋城市旅游纠纷快速调解仲裁规则》,筹建“晋城市旅游投诉纠纷专家库”;并召开专题会议,就旅游投诉纠纷仲裁中心设立细节、旅游投诉纠纷仲裁平台工作职责、运行机制等具体事宜,进行深入研究和座谈。
2022年4月,晋城仲裁委员会与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成立了“晋城市旅游投诉纠纷仲裁中心”,标志着旅游投诉调解与仲裁链接试点工作落地实施。中心的成立,对提升旅游投诉处理效率,拓宽旅游投诉纠纷处理渠道,切实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推动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晋城仲裁委员会组建了公司、证券、期货审理团队和涉外仲裁审理团队,充实了仲裁员队伍,对优化晋城营商环境起到了推动作用。
广泛开展宣传
提升仲裁知晓度
为加强仲裁法律制度普及,晋城仲裁委员会采取不同形式、通过不同渠道进一步扩大仲裁的宣传面,提高晋城仲裁的社会影响力、公信力、知晓度。
入驻晋城市市域社会治理中心后,晋城仲裁委员会借助集“大数据”服务、综治中心、信访接待、矛盾多元化解、诉前调解、公共法律服务、社会心理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市域社会治理“一站式”平台,广泛开展仲裁普法系列宣传活动。
他们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心一楼信访、法律咨询、法院诉前调解等窗口发放仲裁宣传手册,包含仲裁相关的法律法规、仲裁申请须知、案件流程图、仲裁知识问答等内容,扩大仲裁宣传范围与影响力;在二楼公共法律服务大厅设立值班咨询台,现场为群众解答咨询。
他们联合市司法局在晋城法治宣传每日一题栏目,开展仲裁知识答题活动,通过答题活动增强大家的仲裁法律意识,提高大家对仲裁法的了解和认知度。
此外,晋城仲裁委员会工作人员还走进晋城广播电台的直播间,参与主题为“晋城市旅游投诉纠纷仲裁中心成立”的直播活动,向听众介绍晋城仲裁委的民商事仲裁工作,以及仲裁程序、受案范围、仲裁优势等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公众对仲裁解决纠纷的认识,让公众知晓出现争议时可以选择仲裁解决争议。
张红 李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