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版:山西消防

悉心呵护世界文化遗产

——记山西省工人先锋号平遥古城消防救援站

  有一座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这座古城的名字叫——平遥古城。
  有一支队伍,成立14年来专职守护平遥古城消防安全。每逢节假日,所有消防员都放弃公休、坚守岗位,为古城防火,保游客平安。这支队伍的名字叫——平遥古城消防救援站。
  近日,山西省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在太原举行,晋中市平遥县古城消防救援站获评省工人先锋号。

创新思路
“在家守”到“出去防”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至公元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景区内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明清时期四合院有千余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7家,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家。
  由于古城独特的建筑结构特点,且绝大多数房屋属于老旧房屋,古城内的消防安全问题不容小觑。除此之外,古城内街道狭窄、业态复杂等,也给消防安全工作带来很大挑战。
  对此,平遥古城消防救援站的解题秘笈是——变“在家守”为“出去防”。推行勤务机制改革,把以灭火救援为主的单一勤务向“入户、入铺、入客栈、入社区”防火巡查为载体的多功能服务型勤务转变,站内25名消防救援人员将古城内5个主要作战区域和41个基本防控单元及古城水源、消火栓分布图全部熟记于心。
  每逢节假日、各种纪念日,站里就会提前组织召开消防安保工作专题会议,消防救援人员全部停休、全员在岗,确保节日执勤力量;成立检查组对古城沿线全部商铺进行消防检查,及时督促各场所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消除火灾隐患,杜绝各类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行为的发生;联合文旅、公安、古城街道办等对古城所有文保单位、旅游景点、沿街商铺逐家开展隐患排查,对微型消防站人员开展手把手培训和演练;提前与各类活动筹备责任单位对接,对重点场所电气线路、防火分隔、疏散通道、消防设施等关键部位进行技术指导和隐患排查,同时对县域内大型商场、市场和商业综合体、人员密集场所、涉旅场所和文博单位等场所进行专项检查,分类展开消防安全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集中整治。

靠前服务
“定点守”加“流动防”

  “平遥中国年”“平遥国际摄影展”“平遥国际电影展”“遇见你我在平遥主题活动”“大院闺秀·平遥古城明清服饰文化展演”……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平遥古城文化活动非常丰富,旅游资源受人热捧,仅在今年的“五一”,平均日入城游客接待量就超过了5万人次,旅游经济繁荣的背后,是消防救援工作的艰苦付出。
  也因为如此,“定点守”加“流动防”的想法应运而生。消防救援站建立“干部带头训、骨干带头训”制度,按纲施训,做到明确分工、科学安排、周密组织,形成帮扶、比拼、追赶的积极态势,确保全体消防救援人员积极投入执勤练兵备战工作中。
  他们根据实战需要和存在的短板,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学习和推演工作,强化应急救援处置技战术措施和安全行动意识,针对文物古建筑重点部位制定有效处置方法和措施,坚持从理论到实战,达到强化熟悉演练的目的。推动出台《“一城两寺”消防相关制度》,制作《古城防火安全保障方案》和古城消防车辆作战交通路线图,探索划分古城火灾扑救“三道防线”;制作古城水源及消火栓分布图及数字化供水方案,及时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创新开展“排查+摸底”“训练+讲评”模式,以此提高队伍快速反应、综合灭火救援的实战能力。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引导人员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使命意识,在游人如织的旅游旺季,总有一抹“火焰蓝”在守护。
  对于很多新入站的消防救援人员来说,这个过程需要非常细致和耐心,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组成的庞大建筑群中的每一个点位,每一处消防设施,都必须了然于胸。加上每年开展不少于100次的“六熟悉”及实地演练工作,使站内每一名消防救援人员都成了“古城通”。
  几年来,从“城内站”调任“其他站”的干部很多,但经过古城消防救援站内的工作打磨,大家仍然对平遥古城内消防设施情况、街巷道路、战区分布等情况了如指掌,这种专注和专业已经深入骨髓,是一种难舍的情怀。
  除了日常的训练,每逢节假日和重要的活动节点,古城消防救援站的人员就会分小组、分区域,开展动态巡逻,提醒商家做好防火工作、劝导经营户和游客消除吸烟等动态火灾隐患、发现火情后快速处置,这是他们巡逻时担负的三大重要职能。
  往年长假,他们从平遥古城消防救援站沿西大街徒步巡逻至古城东门,也就800多米的距离,因为人多、沿途要不时提醒、劝阻,经常要走一个多小时。因为执勤任务繁重,越是假日,他们越不能离开岗位与家人团聚。他们说,谁都不希望消防队伍在平遥古城内派上用场,所以消防队伍必须练强技能、练精武艺、练好队伍,下足功夫、打好基础,坚决把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确保平遥古城的绝对平安。

强化联动
“一家防”变“大家防”

  古城消防安全离不开古城中每个人的共同努力,除了古城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们,他们还善于和社会资源形成联动,同为平遥古城的平安出力。
  “平安妈妈”消防劝导团、夜间仿古“巡更队”、“红袖标”消防志愿者,都是消防隐患排查和宣传的重要力量。
  在导游词中前置消防知识,潜移默化中传播消防常识;借平遥融媒体官方微博、微信等传播消防知识,并在平遥有线电视主屏幕设置消防专栏;通过“山西消防”“晋中消防”抖音直播间,带大家沉浸式体验各类活动,其间穿插消防知识科普,邀请网友参与互动的方式将各年龄段、各类人群的爱好和接受能力兼顾了起来,以多种形式营造消防安全氛围。
  《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规定,每年六月第二周为平遥古城保护宣传周。在往年的宣传周上,平遥开展了消防安全培训、应急演练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通过“我喜爱的平遥古城元素”网络评选等系列活动,充分激发古城居民和参观景点、商铺等人员的参与热情,切实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融入人民群众生活。今年的宣传周马上就要来了,古城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们已经开始积极策划宣传活动,对他们来说,保护古城就和保护生命一样重要。

  本刊记者雷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5-23期

  • 第2023-05-22期

  • 第2023-05-19期

  • 第2023-05-18期

  • 第2023-05-17期

  • 第2023-05-16期

  • 第2023-05-15期

  • 第2023-05-12期

  • 第2023-05-11期

  • 第2023-05-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