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要闻

推广“党建+网格化”模式 构建全覆盖服务体系

长子县巧用“加减乘除法”谋善治

  千年古县,大美长子。基层社会治理关系到大美长子近30万人民的生活幸福和县域长治久安。
  今年以来,长子县紧紧围绕基层社会治理难点、痛点问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两会精神,大力发扬“四敢”精神,推广“党建+网格化”模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巧用“加减乘除法”,构建覆盖全面、配置合理、服务高效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2022年,全省访调工作现场会上,长子的经验做法得到了省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网格划分上做好“加法”,让基层治理无空白

  基层治理涉及方方面面,按简单的行政区域划分网格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2023年伊始,长子县就结合地理位置、人口状况等因素,在网格划分上继续做加法,把网格分细分精。设立县、乡镇和村(社区)三级服务管理中心,科学配置网格工作人员,全县共配备了292名网格长(行政村286名、社区6名)、460名全科网格员、53名专职网格员、选聘2995名微网格员、229名专属网格员。
  基层稳,则天下安。强化党建引领,配齐配强网格党组织势在必行,长子县在原有286个行政村6个社区共计292个农村党支部的基础上,按“一个网格设立一个党支部或党小组”的原则,补充建立了网格党小组930个。目前,全县13414名农村党员全部编入网格党组织,健全了“行政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全科网格党组织体系。
  随着网格管理进一步优化,为基层治理增添了新的力量,为抓基层打基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服务方式上做好“减法”,让服务基层更精准

  让群众足不出户解难题,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长子县制定出台了《长子县推进“全科网格”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实施方案》,建立12项职责清单,制定9项工作制度,拟定了《长子县“全科网格”工作实施细则》,让各级网格工作者对号入座,使服务更精准。同时,该县构建了服务高效精细的三级综治平台功能,形成了网格员队伍信息共享、责任共担的工作机制,有效健全完善了网格内预警预测、村定期排查、乡镇会商研判、部门联调联处、定期回访调查民意等工作机制,建立了“1+4+6”模式(一个办公室、四个工作组、六项工作制度),确保矛盾调解工作有人做、有人管、有人评。
  同时,由网格长负责本村(社区)网格员的指导、协调、管理工作;全科网格员承担本网格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特殊人群管理、政策法规宣传等职责;专职网格员负责调处矛盾、化解纠纷,做好群众工作;微网格员负责上报信访苗头、安全隐患、突发事件及协助网格治理等工作;专属网格员负责本单位的信息采集上报、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
  此外,该县依托镇、村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室,组织镇、村(社区)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目前,全县13个乡镇(服务中心)依托司法所、综治中心全部设立多元解纷工作站,286个行政村6个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场所均建立了多元解纷工作室,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在队伍建设上做好“乘法”,让基层力量增效能

  网格员是和群众打交道最直接的工作人员,网格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质效。长子县打破了以前用人制度,提高了录用网格员的标准,出台了《关于长子县2023年度网格员聘任工作的指导意见》,按张榜公告、笔试、面试、政审、尿检、上会、签订合同等环节,对网格员的录用层层加码,做好基层治理“乘法”。重新聘任组建了网格员队伍,有效提升了网格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真正实现了网格队伍建设科学合理、网格治理精准有效。
  打铁还需自身硬。长子县通过公开严格的筛选,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网格员队伍已初具规模,如何让这支队伍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今年2月份,全县分两期召开了网格化服务管理业务培训会,县法院、公安局等单位业务骨干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面对面地对网格员开展反电诈、矛盾纠纷调解、公益诉讼、计划生育政策等专题宣讲,有效提升网格员的业务能力。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为了让网格员队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状态中,长子县共统筹各相关部门经费1000万元作为网格化管理工作经费。探索建立了“基本收入+绩效+以案定补+以奖代补”的网格收入新模式,同时为全县460名全科网格员、53名专职网格员和13名乡镇信息工作承办人全部更换5G智能手机并续交两年工作费用,充分调动了乡镇和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
  与此同时,推进落实“一村一辅警”,县公安局配备194名民辅警下沉到286个行政村、6个社区,采用“民辅警+村委(社区)+网格长”模式联合办公,打出基层综合治理“组合拳”,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辖区治理能力,常态化开展居民信息采集、预防电信诈骗宣传、矛盾纠纷化解排查、治安巡防、法治宣传等工作。警网协同,进一步壮大了基层治理队伍。

在解决难题上做好“除法”,使矛盾纠纷得以化解

  “坚持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努力实现调解‘小矛盾’积累‘大平安’。”长子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张建刚说。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访调裁审处”多元解纷机制,探索形成“一纵多横”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模式。人民法院、信访局和司法局建设了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并实体化运行,率先成立了县人民调解员协会、访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了6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覆盖道路交通事故、医疗、工信、劳资、婚姻家庭等重点领域。
  4月12日,举办提升调解业务能力专题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业务素质。基本实现了群众信访“只进一扇门”、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基本达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截至目前,共化解各类家庭矛盾、邻里纠纷530余起,矛盾纠纷化解率为97.6%,有效防止了“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的发生。
  扎实推进基层治理末端向村(社区)延伸,提高见警率,提升安全感。针对辖区内刑事治安发案情况,实行“精准防控、有警处警、无警巡逻、主动勤务”,切实做好控发案、降警情。网格与警格有机融合,织密了网格服务管理,实现了村(社区)中有格、格中有警、警网融合、合作联动,形成了覆盖全面、无缝对接的网格矩阵,进一步筑牢了基层社会治理的防线,真正打通了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了人民群众幸福感。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强基固本,长治久安。“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举措、压实工作责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全力抓实、抓细、抓好基层社会治理各项工作,着力打造‘枫桥经验’长子升级版,以实际行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长子、法治长子不懈努力。”长子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旭晔说。

本报记者杨瑾

短评
要在“基层之治”上求突破

  长子县这个办法好!好在巧用“加减乘除法”构建了覆盖全面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
  基层安,天下治。实现“中国之治”,首先要在“基层之治”上求突破。长子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发扬“四敢”精神,推广“党建+网格化”模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基层治理增添了新的力量,为抓基层打基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层稳,天下安。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长子县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党建引领,健全全科网格党组织体系,全力抓实抓细抓好基层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努力实现调解“小矛盾”,积累“大平安”,以实际行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长子法治长子。

杨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02期

  • 第2023-06-01期

  • 第2023-05-31期

  • 第2023-05-30期

  • 第2023-05-29期

  • 第2023-05-26期

  • 第2023-05-25期

  • 第2023-05-24期

  • 第2023-05-23期

  • 第2023-05-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