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就是好!预担保、快抢救、后付费,扎实推动了道路交通事故伤员无差别急救绿色通道机制的高效运行。
2022年,我国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高达6万余人,受伤25万余人,平均每7分钟就有1人因交通事故死亡、7人因此受伤。
这组血淋淋的数字,警示着道路交通事故有效救援的重要性。能否让更多伤者看到生的希望,成了党和政府如何解决民生领域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的一个生动注脚。
为了让伤者家属不再为高额的抢救费用犯难,省政府先后两次修订完善《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法》,不再区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事故,将所有道路交通事故伤员7日内的抢救费用全部无差别、无限额地纳入道交基金的担保对象,并进一步提高了7日以外的抢救费用申请垫付的最高额度。这一举措,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和政府永远守护在自己身边。
抢救费用有保障,抢救速度跟得上。省公安厅会同省卫健委和省道交基金管理人(国寿财险山西分公司),在全省211家公立医疗机构成功搭建了“道路交通事故重伤员无差别急救绿色通道”机制,在收治交通事故伤员后,按照“先抢救、后付费”原则,让伤员得到了及时、快速、高效的救治。这个政策就是好,好在危难之时,能和时间抢速度,和死神争生命。
该急的时候急,该缓的时候缓。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考虑到事故后,伤员亲属多在医院照料,短时间内无暇申请救助基金的情况,便将申请垫付的时限从原来的自接受抢救起30日延长至60日,为伤者家属留足了时间,更是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救助交通事故伤亡人员14352人次,共垫付抢救、丧葬等费用3.92亿元,交通事故死亡率已由2019年的5.24%降低至目前的2%以下。
这组数据有力地证明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就是好,就是实用,就是利民。
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