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邢晓瑞)7月14日,省人民调解协会第一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并召开,审议修改了《山西省人民调解协会章程》和《山西省人民调解协会会费管理办法》,听取了省人民调解协会2020—2022年工作报告。省人民调解协会会长陈廷刚、副会长梁雨润、副会长徐永胜、秘书长王青元及各市司法局相关部室负责人、各市县级调解协会会长、人民调解员代表60余人参加大会。
近年来,山西省人民调解协会积极探索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方法新路径,紧紧围绕共建共治共享目标,用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提升调解员综合素质,大力宣传人民调解工作,积极做好行业自律和服务,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努力推动全社会共创平安、共护平安、共享平安的高水平平安山西建设。目前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得到了司法部和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的充分肯定。
2020年起,省司法厅、省人民调解协会在全省相继组织开展“调解七进”“调解护稳定”“调解进基层”等专项活动,通过“设室、挂牌、亮标、值班”等方式,将人民调解组织的“末梢神经”延伸到社区网格、小区物业等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领域,有效促进矛盾纠纷及时妥善处置。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调解案件393649件,调解成功388710件,主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429059次,预防纠纷53158件,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第一道防线”作用。
夯实组织基础,推进全省调解组织全覆盖。2021年底,省人民调解协会指导全省11个市成立市级调解协会,实现了全省市级协会全覆盖。相继指导成立晋中9个县(区、市)、临汾古县、朔州朔城区、长治长子县等13个县级人民调解协会,逐步建立起省、市、县三级上下互通的司法行政机关辅助平台。根据市场化需求,省人民调解协会发起设立涵盖访调纠纷、银行卡、著作权、金融、知识产权、家庭纠纷等领域的6家人民调解委员会,填补了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领域的空白。目前,全省共有人民调解组织23989个。其中,村调委会18828个、社区调委会2892个、乡镇调委会1064个、街道调委会217个、企事业单位调委会70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867个,其他调委会51个,总体上呈现逐年稳步增长趋势,为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组织基础。
以“访调对接”工作为重点,形成“上下畅通、左右互助、办案联动”的访调工作大格局。信访工作是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重要通道,2021年联合印发《关于选派优秀调解员参与全省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的通知》,成立省访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并推动设立省市县三级访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2022年,全省访调对接工作现场会在长治召开,当年调解信访部门移送案件115件。
自省人民调解协会成立以来,省司法厅、省人民调解协会不断优化完善,逐步打造高质量人民调解队伍。2020年、2022年开展了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工作,并对等级评定内容进行优化,增加破格条件,不断吸纳优秀高校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且社会治理经验丰富的党政机关退休干部加入调解队伍。目前,全省共有人民调解员79829人,其中专职人民调解员4790人。共评定一级人民调解员142名、二级调解员613名、三级调解员2631名、四级调解员4227名。
今后,省人民调解协会将通过实地调研和各市推荐,选拔出全省调解理论突出,实践经验丰富,有行专调解专长、精通法律知识的50名调解专家组成山西调解专家库。选拔出乡村1000名优秀调解能手,表彰先进,树立标杆。积极发挥好调解协会的作用,围绕、依靠人民,及时发现矛盾纠纷,迅速解决争端,防止矛盾激化,预防和减少犯罪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调解需求,努力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