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要闻

“枫”景这边独好

长治市潞城区潞华派出所“三三警务”打造和谐社区

  “老乔,你好!”每天清晨,亲切的问候都会如约而至,老乔背起警务背包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大街小巷,普及法律知识,解决群众困难,老乔的身影成为长治市潞城区新华社区一道别样的“枫”景线。
  老乔是长治市公安局潞城区分局潞华派出所新华警务室的乔满保,从警38年,先后在3个派出所担任所长职务,精通基层工作,善于同群众打交道。因为老乔,新华警务室也被群众称为“老乔警务室”。
  新华警务室成立以来,努力传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三三社区警务”工作新模式,不断拓展社区警务的深度、为民服务的广度和守护社区的宽度,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新华社区开花结果。

“三进机制”构建社区基层治理新格局

  “祥和嘉园小区燃气阀门安装问题,需要警格员和网格员先入户了解情况”“悦城小区要求通燃气,已协商”“新华苑小区外墙断裂,重点督办”……在警务室的社情民意盯办栏中,老乔做了很多这样的记录。
  新华警务室位于潞城区主城区,商业繁华、小区聚集、人员密集,治理任务繁重。每天一上班,老乔总会和同事们、社区网格员开碰头会,总结经验,解决隐患,制订各种应急预案。碰头会一结束,老乔和同事们就一头扎进了社区。
  今年以来,新华警务室坚持民警进党委、辅警进居委、警务进社区的“三进机制”,由民警兼任社区党委副书记,辅警担任社区警格长,兼任社区居委会副职,采取将警务力量嵌入社区治理的工作模式,推动警务工作和社区工作有机衔接,真正实现了人员更融合、沟通更高效、运转更流畅、服务更到位。

“三网发力”创建社区群防群治新模式

  新华警务室现有民警1名、辅警3名,面对“家大业大”的新华社区,警力严重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新华警务室组织社区干部、物业员工、保安、平安志愿者等50人,组建了5支新华义警队。
  每逢重点时段,新华义警队总会深入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开展治安巡逻和邻里守望,配合公安机关开展警情处置、交通劝导等工作,为群众筑起了“平安守护网”。
  与此同时,该社区坚持科技赋能社区警务建设,将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涉民生服务网络引入社区警务工作和基层治理,做到信息集中、掌控及时,筑强“智慧防控网”。
  新华警务室依托网格员队伍和“老乔调解室”,总结出“一般矛盾纠纷网格员初调、较为复杂矛盾纠纷社区辅警网格员共调、疑难矛盾纠纷社区民警网格长联调”的分级联动调解机制,主动融入社区治理格局,将群众矛盾化解在社区、化解在萌芽状态,构建了坚实的“矛盾化解网”。
  今年以来,新华警务室坚持共建共治,创建社区群防群治新模式,织密织牢“平安守护网”“智慧防控网”“矛盾化解网”,“三网发力”不断夯实社区治理体系的“底盘”。

“三项警务”搭建社区服务群众新平台

  警民联系卡、矛盾纠纷排查表、反诈禁毒宣传册……每次入户走访,老乔的警务背包里都装着厚厚的资料。
  “下沉基层、现场办公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乔说道。现在,老乔带着社区民辅警,每日骑着警用自行车携带警务背包游走在各小区,为群众现场办理业务。一辆自行车,一个背包,把警务室搬到了群众身边,把“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都不跑”,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大家听我一句劝,电动自行车进楼很危险,电瓶短路30秒,就有明火来出现……”社区每周六下午开展的“爱心集市”活动上,老乔打着快板给群众普及防火、防盗、防诈等安全防范知识。
  社区民辅警还到小公园、小广场和烧烤摊、夜市等集市,小板凳一摆,群众围成一圈,随时召开“板凳警务”恳谈会,与居民一起拉家常、解烦恼、排纠纷,实打实征求群众意见建议。
  新华警务室坚持人民至上,推行背包警务、集市警务、板凳警务三项警务,搭建社区服务群众新平台,有效拉近警民距离、增进警民关系、提升业务能力,并将三项警务逐渐打造成信息采集、法治宣传和矛盾纠纷化解的前沿阵地。
  今年以来,新华社区警情、可防性案件、易发性侵财案件分别下降17.6%、13.5%和20%,排查化解各类小矛盾小纠纷450起,为群众办理便民事项236件,实现了恶性案件、群体事件和上访问题“零发生”的目标,群众满意率达到100%,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全面提升。

本报记者杨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8-08期

  • 第2023-08-07期

  • 第2023-08-04期

  • 第2023-08-03期

  • 第2023-08-02期

  • 第2023-08-01期

  • 第2023-07-31期

  • 第2023-07-28期

  • 第2023-07-27期

  • 第2023-07-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