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综合

90米悬空古刹上的“空中消防”

  •   大约1500年前,我国正处于南北朝时期,山西北部的群山中出现了一座“空中楼阁”,兀然“悬挂”于崖壁之上,楼阁的上方是危危巨岩,下方则是一条时常泛滥的河流,其最高处的殿阁底部距离下方河谷约90米,相当于30层楼,人称“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北岳恒山脚下的金龙峡,始建于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北魏,虽然全寺建筑均悬挂在恒山之麓的峭壁上,但屹立千年不倒。悬空寺内,还有铜铸、铁铸、泥塑、石雕等大小儒、道、佛像78尊和各种碑刻题咏,皆为珍贵的文物。唐朝时,诗仙李白游览之后,在山下巨石上刻下了“壮观”二字。
      悬空寺是北岳恒山第一景,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们来到悬空寺,不禁为它的高、险、奇、峻而惊叹。它的建成,蕴藏着丰富的古人智慧。如何才能将重达数十吨的寺庙悬挂到山体上呢?工匠们从高处悬下,利用工具在山体上凿出巨大的石孔,然后选用坚硬的铁杉木,将木头的一头预先打上了楔子,再插入石孔。当这些木材插入石孔,楔子便会将木材撑开,恰好卡在内大外小的石孔等同于现代的“膨胀螺钉”。这些木材超过2/3的长度深入山体,以岩石平台为支点,每根可以承受数吨的重量,“挂钩”便制作完成了。有了“挂钩”之后,工匠们再将建筑材料运上山崖,一层一层搭建起柱、梁和殿阁,形成木结构高空摩崖建筑。就是这样一座“悬”在空中的千年古刹,由于远离水源,结构又全部为木质结构,距离周边的林地又仅有百米之遥,给消防安全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多年来,为了确保这座千年古刹的绝对消防安全,担负悬空寺消防安全保卫任务的大同市消防救援支队浑源大队的消防救援人员会同悬空寺景区管委会,结合悬空寺特点因地制宜开展消防工作,从人防、物防和技防入手,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构建起一张立体防护网,实现了连续多年零火灾的目标,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活跃在悬崖峭壁上的“空中消防”。
      目前,在悬空寺的山脚下,已经挖掘出了一处可以储水300ml的水池,并且配备了高压水泵,可以将水直接喷射到悬空寺的露台上。此举彻底解决了悬空寺灭火无水源的窘境,消防安全保障大为提高。
      在寺内,消火栓、灭火器、消防沙袋、挠钩等消防设施器材一应俱全。同时,寺内各处安装了监控系统和烟感探头等报警装置,寺内的工作人员配备了对讲机,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寺内留守人员的住房内,只有弱电照明,进一步避免了电气电线产生的隐患。
      除了在硬件上对悬空寺的消防安全做好把控之外,悬空寺景区管委会还对消防安全格外重视,管委会要求景区内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掌握一定的消防业务技能,人人会报警,人人会使用灭火器,人人都是消防救援人员。
      不仅如此,悬空寺还专门成立了微型消防站,相关消防器材设备都已备足。同时,浑源消防大队定期为工作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而且每年至少组织2次联合演练,不断地提升了景区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按照景区的规定,工作人员还采取了分班倒的方式,确保24小时有人在寺内巡查。悬空寺景区管委会主任张浑平说,我们决不能让国宝在我们手中有任何的闪失,文明之殇决不能在悬空寺上演。

      本刊综合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8-08期

    • 第2023-08-07期

    • 第2023-08-04期

    • 第2023-08-03期

    • 第2023-08-02期

    • 第2023-08-01期

    • 第2023-07-31期

    • 第2023-07-28期

    • 第2023-07-27期

    • 第2023-07-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