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阳泉市检察机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强化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创新完善工作机制,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为助推实现“三无”“三可”营商环境目标,服务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
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阳泉市检察院党组始终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组建成立“阳泉市人民检察院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暨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检察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阳泉市检察机关开展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阳泉市检察机关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9个规范性文件。
该院还与市工商联会签了《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沟通联系制度》,并配套了《全市检察机关持续深化支持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责任分工方案》等多项举措,坚持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进,全力助推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强化责任担当
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
依法严惩各类破坏营商环境犯罪。阳泉市检察院充分发挥刑事检察职能,保护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危害企业家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的刑事犯罪,让经营主体放心创业、专心生产、安心经营。2021年以来,阳泉两级检察机关依法受理审查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239件488人,依法惩治串通投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犯罪70件129人,全力维护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
保护企业合法利益。阳泉市检察院充分发挥民事检察职能,支持构建诚实守信的经营环境。该院部署开展了涉企民事执行专项监督和涉企民商事生效裁判专项监督,防范和惩治虚假诉讼,全力维护平等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提请抗诉的焦作市某建设工程公司与阳泉市某钢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入选全省第二届四大检察护航民企发展检察开放日案例宣讲活动案例。
督促依法行政。该院发挥行政检察职能,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办理涉企行政登记、行政许可等领域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政诉讼监督案件,对于涉企民事行政监督案件实行快速受理、优先审查,符合抗诉条件的依法提出抗诉,为企业合规守法经营提供法治保障。办理的某物流公司,史某全、赵某军非法经营一案入选全省涉民营企业检察监督办案典型案例。
推进诉源治理。该院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助推依法行政和企业发展。在生态和环境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公益诉讼监督工作中,注重统筹兼顾公益保护与企业发展。
与此同时,该院全面推进知识产权综合履职,持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动力。2023年,阳泉两级检察机关以司法办案为中心,以协同协作为载体,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质效,共设立6个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实现了知识产权检察专业办案团队100%覆盖。
注重服务品质
精准提升司法服务效能
坚决把平等保护贯穿于司法办案始终。阳泉市检察院持续向民企释放司法温度,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最高检服务民营经济的11条意见,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做到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建立健全涉案财物追缴处置机制,积极为涉案民营企业挽回损失。
在办理荆某甲等人恶势力犯罪案件中,该院严格对涉案财产进行区分,依法退回扣押款593517元、汽车2辆,建议公安机关依法解冻相关账户8个,切实保障了涉案民营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阳泉市检察院积极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引导企业自主加强合规建设。2022年3月,该院成立企业合规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市工商联等11家单位共同签发《关于建立阳泉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组织建立首批第三方人员名录库,督促企业作出合规承诺,帮助企业查漏补缺、建章立制、有效整改、堵塞漏洞,推动企业合法守规经营,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同时,该院主动开展零距离司法服务,为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检察机关在工商联设置了派驻工商联检察联络室,并聘请了24名护航民企特约监督员,架起检企连接的“高速路”。通过“一对一”联企服务活动,两级检察院领导走访包联企业125个,帮助企业化解纠纷9起,帮助企业解决难题7个,开展法律讲座和咨询60余场。
以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阳泉两级检察机关建立并运用套刷医保基金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发现公益诉讼监督线索9个批次,立案77件。针对全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在医保基金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两级检察机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5件,督促医保部门对城区113家定点零售药店开展规范使用医保基金专项行动,在矿区范围内126家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医保适用相关制度,全力守护群众的“保命钱”“救命钱”。
强化法治宣传
提升市场主体法律素养
依托“法律六进”,阳泉两级检察机关深入企业、商会调研了解企业法律服务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普法菜单”,提供全时、优质、高效法治咨询。结合防范非法集资、安全生产等主题宣传活动,阳泉两级检察机关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平台,及时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最新政策和检察机关的做法、成效等。通过发布典型案例、举办“检察开发日”、公开送达法律文书、邀请参加典型案件庭审等形式,强化以案释法,引导企业经营者找到企业发展的法治路径,着力营造尊商、重商、安商、扶商的良好社会氛围。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检察机关的重要政治任务、法定职责,更是实现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破解发展难题、增强自身活力、提升发展动力,阳泉两级检察机关将继续自觉能动履职,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检察力量。
本报记者孔维佳
通讯员李胜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