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周乔洋 王宏伟 康志丽 宋志远)晋绥地区是中国最早的根据地之一。8月24日,驻晋某部官兵走进晋绥边区纪念馆,感悟党的光辉奋斗历程。
走进纪念馆,一尊贺龙元帅的雕塑赫然映入眼帘。官兵们围绕在雕塑前默默感受一代开国元勋和无数革命前辈用青春和热血谱写的辉煌历史和壮美篇章。虽经岁月洗礼,但仍旧抹不掉战士们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无上崇敬。
跟随讲解员的步伐,一面军旗出现在眼前,这是民兵参战总队的旗帜。旗帜上的一道道折痕见证了无数次的炮火和数不尽的冲锋,凝聚着晋绥人民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保卫家园的必胜信念。战士们用过的一把把军刀、穿过的一双双草鞋、挎过的一个个背包、留下的一件件记事本,都在诉说着革命故事。继续往里走,墙上的一幅大字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讲解员解说道:“1946年,出席重庆国共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共代表王若飞、博古和新四军军长叶挺、中共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等,冒着恶劣天气由重庆飞往延安,因飞机迷失方向,在兴县黑茶山失事,机上17人全部遇难。毛主席听闻此事后深感悲痛,亲自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随后,官兵们参观了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在实地中感悟革命先辈艰苦创业的烽火岁月。沿着青石小路,官兵们走进一所院子,院子的西北面石窑为当时军区司令部增设的礼堂。当年在这普通的窑房内,毛主席主持召开了晋绥干部会议,并对新华社晋绥分社的宣传工作进行了重要指示。院子的正中是“六柳亭”,由六棵柳树和石桌、石墩组成,呈六角形状,是由贺龙元帅亲自设计、亲手栽种的。看到如此艰苦的环境,官兵们深切领悟到今天来之不易的成功和辉煌,一致表示,要立足本职岗位,苦练过硬本领,争做新时代的优秀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