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司法行政

绘就调解战线新“枫”景

闻喜县司法局深入践行司法为民、调解为民理念

  “多亏了你们,这么快就让我们拿到了赔偿款,帮了我们一个大忙。”陷入一起损害赔偿纠纷的杨某说道。
  今年6月3日,杨某在工厂加工木板时,被电锯割伤右手拇指并造成缺损,事发后,杨某在医院住院21天,且医疗费用已由闻喜某家具加工厂支付,杨某认为给自己带来了身体上的伤害,也给家人的经济收入造成了一部分损失,该加工厂应给予营养费,住院期间生活费、误工费等共计5万元,双方各执一词,故杨某找到调解员请求帮助。
  调解员介入后,耐心地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家具加工厂负责人宁某表示,对杨某的遭遇深表同情,但其工作时间仅有几天,而且除了支付医疗费用也做了部分补偿,杨某要求的数额与可以接受的数额相差太大,无法接受。在调解员的沟通下,宁某得知杨某还没有恢复劳动能力,目前全部生活重担都压在其妻子身上,妻子这些年也是因病行动不便的现状时,宁某愿意做出让步。通过调解员的努力,宁某表示除已支付的医疗费外,再一次性补偿杨某营养费、生活费、陪护费、误工费等2.6万元。双方遵守此协议,并不再就此事发生争执。
  这是闻喜县司法局矛盾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闻喜县高标准、高质量、规范化运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一站式”服务平台,发挥矛调中心“指挥部”作用,聚合司法所、乡镇法庭、公安派出所、信访、综治等各部门力量,统筹律师、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资源,完善“分类受理、协同处理、归口办理、闭环管理”运行机制,真正让群众“进一扇门、调千种事、解万家忧”,有力推动调解工作向集约化、系统化、综合化转型。

用培训强素质,用制度作保障

  “今天的培训真有用啊,正好为我最近调解的一起案件提供了思路。”这是参加完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方法与法律适用培训后一位调解员的感受。
  闻喜县司法局按照分级负责、逐级培训原则,完善县、乡两级分类培训体系,加大调解员培训力度,县局、各乡镇坚持每月定期组织一次调解员业务培训,从政治素养、法律水平和业务实操等多维度提升其能力素质。今年,共开展县级业务培训5次,乡镇业务培训50余次。
  今年以来,闻喜县司法局共受理案件383件,已调解成功301件,协议履行284件。制度建设是做好工作的前提,闻喜县司法局通过“人民调解+X”“司法行政+X”、矛盾纠纷定期研判三项机制,依托乡镇司法所和公共法律服务站,建立健全根据案件性质统筹律师、法律援助等专业力量参与的“一条龙”解纷工作。通过“司法行政+ X”会商研判机制,依托各级矛调中心,建立和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公安、法院、信访等相关单位联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共受理公调对接案44件,诉调对接案15件,访调对接案9件。司法所每周、县司法局每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分析研判会议,及时分析总结本辖区矛盾纠纷现状、特点、发展趋势或典型个案调处情况,截至目前,共开展矛盾纠纷分析研判70余次。

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以落实举措为重心

  “每周一、周四我们都会在司法所坐班,遇到有困难的群众来咨询,我们会协助司法所共同提供法律服务,解决矛盾纠纷。”一位在司法所参与调解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说。
  闻喜县司法局组建领导干部接访队伍,各级调解中心制定值班表,实行领导干部轮班接待群众来访机制,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组建行专调解队伍,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培育行专调解组织,目前,全县共有10个行专调委会,涵盖道路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10个领域。组建法律服务专业队伍,开展免费法律咨询惠民工程,推动坐班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手段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组建社会力量调解队伍,吸收网格员、“一村一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具有一定法律素养的人参与调解工作,引导其成为群众身边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法律服务的“先行员”、信息排查的“统计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将乡村打造成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主阵地。
  “我们现在有问题需要化解,首先想到的就是你们,你们就是我们群众的‘灭火器’和‘稳定剂’,有你们在,我们就心安。”这是群众对调解工作的肯定,更是闻喜县司法局践行司法为民的不竭动力,闻喜县司法局将紧紧围绕群众对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绘就调解战线新“枫”景。

本报记者郭亚红 通讯员戎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8-25期

  • 第2023-08-24期

  • 第2023-08-23期

  • 第2023-08-22期

  • 第2023-08-21期

  • 第2023-08-18期

  • 第2023-08-17期

  • 第2023-08-16期

  • 第2023-08-15期

  • 第2023-08-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