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12月加入消防救援队伍,张寅18年的消防生涯在2018年被一分为二。2018年,既是他岗位转型的一年,也是消防队伍改革转隶的一年。之前13年,他在基层摸爬滚打,逐步成为一名指挥员。之后5年,他转型信通岗位,“充电提能”是常态。虽脱下军装,但他始终保持军人的优良传统和战斗作风,无论战场在哪,他永远冲锋向前。
冲锋,跪着战斗也不能退却
2007年3月3日15时许,平遥县五联橡胶工业有限公司发生火灾,天空黑烟翻滚,时任平遥县消防中队指导员的张寅正带着队伍开展体、技能训练,接警后心里“咯噔”一下。
张寅的担心并非多余。两个煤焦油油池、一座橡胶粒储存库、一座大型车间相继起火,通道内地面上晾晒的大量煤焦油油渣也被引燃,再加上企业工人前期扑救不当,导致油渣形成流淌火。张寅带队7分钟后到达现场,此时起火区域已有大约800平方米的火海。
担任攻坚一组组长的张寅迅速组织泡沫水枪对由东向西流淌的油渣明火进行堵截。同时,4辆装载机就地取土砌筑防火堤。采用这个战术仅5分钟,第一道防火堤就顺利筑起,这意味着火势已被控制在限定区域,该公司其他厂房和财产暂时摆脱了危险。但是,张寅和现场救援人员面临的更大考验才刚刚开始。
脱硫车间内被烧爆后四处飞溅的玻璃碴和瓷砖碎片,崩在头盔上叮当作响;暂时无法抢出的乙炔瓶、氧气瓶、油罐,一旦爆炸带来的威胁无法估量……进攻过程中,张寅领衔的攻坚一组必须不时用水枪扫射脱硫车间上方的玻璃和瓷砖,最大限度确保消防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
泡沫水枪阵地的每一步推进都很艰难。原本摊铺在过道里厚厚的煤焦油油渣,被烧融后呈粘稠状,一脚下去就没过了战斗靴鞋面,攻坚一组每次奋力向前拖拽水带,脚都会打滑。高压水枪喷射的泡沫,不时溅起高温油滴,有些从面罩下方溅在张寅和其他救援人员脸上,那种强烈的刺痛感无法言表。
连续几小时救援,张寅的体力严重透支,摔倒次数开始增加。“队长,你先撤下来休息一下吧。”看到张寅又一次摔倒在油泥里,后边负责水枪掩护的救援人员大声建议。
“我能顶得住,你们做好掩护……”事后,张寅想起当时的情景说道:“我是一名军人,是他们的指导员,只要我能坚持,就是对其他人员的鼓舞。”事后回看救援视频发现,火场总攻历时14分钟,却数次记录了这样的感人画面:张寅领衔的攻坚一组,好几次跪在油泥中向油池喷射泡沫。
冲锋,在哪里都像金子一样
在基层参与过上千次战斗的他,深知信通工作对消防救援的重要性。2018年,来到晋中支队指挥中心后,张寅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短时间内掌握了绝大多数通信设备操作与应用技能,“全能选手”成为了他的又一个标签。在随后的一次次实战中,他的能力得到了真正检验。
2020年3月17日,晋中榆社焦红寺村突发山火,张寅担任通信保障负责人,第一时间带领支队应急通信保障分队赶赴现场。
因整村搬迁,该村没有任何通信设施,且现场处在林区腹地,周边山脉纵横,公网通信全部中断,致使通信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卫星通信成为了现场与外界唯一的通讯手段。但现场地形复杂,道路距离山体较近,车载卫星设备始终无法成功对星。此时,张寅凭借经验,观察山体走向迅速找到了有利地形,利用两条山脉相交地带,通过不断调整指挥车位置,使卫星设备成功上线,并利用无人机进行火情侦察,合力保障火场应急通信,确保和后方指挥部互联互通。
救援中,由于通信保障力量有限,哪个岗位需要人手,张寅第一个顶上。在他带领下,支队应急通信保障分队经过6天7夜奋战,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圆满完成通信保障任务。
冲锋,让接处警更高效智能
在地质灾害、火灾及各类突发灾害事故现场处置过程中,时间就是生命,而提升消防救援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则是让信息高效且迅速传递的关键。
2021年,“一短三快”初战机制改革开始在各地推开,为破除制约战斗力提升的痛点、难点,张寅认真研究,坚持在指挥机制和系统建设方面不断探索,全面提升队伍初战快速响应能力。先后制定支队“一体化”战备值班值守管理规定,推行全勤指挥部与指挥中心融合运行,明确职责任务,优化应急救援响应程序,编制《晋中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应知应会》并定期考核,实现作战指挥“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有效发挥了指挥中心支撑保障作用。在无人机引入初期就及时推行到各个队站,组织学习培训,确保每个队站至少配备一名无人机驾驶人员。“去年支队已累计有19人考取到中国民航认证的无人机飞行驾驶执照。”张寅告诉记者。
张寅认识到,目前工作中最大短板就是与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及社会单位微型消防站之间的联勤联动。经多次调研,他率先在全省通过小成本投入方式,实现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与社会单位的应急联动,并可通过互联网云视频平台在线实时掌握乡镇、企业专职队及微型消防站日常运行情况,建立集响应、指挥、协同、处置一体的应急救援模式,极大提升了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先期处置、专业处置作用,有效推动了初战机制改革工作“灭小、灭早、灭初期”的实效落地。
18年来,张寅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2次,先后被评为“优秀政治干部”1次,“优秀共产党员”1次。今年,他被国家消防救援局评为“一短三快”初战机制改革先进个人。
不论是灾害现场还是日常工作中,都少不了这样冲锋向前的消防事业“奋进者”,服役时他是部队骨干,退役后他是行业翘楚,向前冲锋的他,都无愧“最美”二字。
本刊记者李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