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版:要闻

从家庭组建的源头抓起 送法进婚房

朔州:以婚俗礼仪创新深化“枫桥经验”

  “婚俗礼仪创新实践带给我们基层社会治理最大的变化,就是向婚姻家庭传递了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方式。”
  “婚俗礼仪创新实践不仅仅是婚俗领域的一次新风尚,更多的是夯实平安基石的新作为。因为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直接决定着社会的和谐程度。”
  随着朔州市婚俗礼仪创新实践的深入推进,法律进婚房正成为老百姓热议的一个话题。如今,这个创新政府倡导、基层实践、群众叫好,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山西的一个创新与发展。这个创新又是如何得到老百姓更多的接受与认可的呢?
  带着疑问,让记者带您走进朔州,一道找寻背后的破解密码。

基层“试水”赢得新人赞许

  在怀仁市云东街道同仁家园社区新婚不久的康振华夫妇家中,记者被放置在新人卧室床头的摆件吸引。只见一份写有“不忘初心、永结同心”的红色大礼包被主人置于显著位置,上前一看,大礼包上“法律”两个字格外显眼。
  “这是结婚当天社区吴书记专门送到我们手中的。婚礼当天能收到政府送上门的礼物,我们两口子别提多开心了。”谈起当初令人难忘的一幕,女主人手捧“法律大礼包”快人快语。
  “比起之前哪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礼节,我们夫妻对这种量身定作送法上门的新礼仪,情有独钟。”在同仁家园另一对新婚夫妇家中,男主人曹晓凯一边与记者分享自己的感受,一边向记者展示礼包里的小惊喜。
  一本宪法宣誓手册、一本婚姻法手册、一本家庭促进法手册,三本精心挑选的“礼物”直击新人内心。
  “三本手册里都提到了婚姻产生的一系列权利义务,明确告诉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样才是婚姻应该有的法律状态。这些东西放在跟前,让我们做事有了分寸,考虑问题也变得周全。”
  在曹晓凯看来,法律手册不是冰冷的,它是带着温度的婚姻教材,让他和妻子可以终身受用。
  这场发端于朔州山阴、怀仁两地,以推行新时代婚俗礼仪创新实践为方向,促进基层法治、德治、善治有机融合为目标的社会治理模式,正悄然引导着全新婚姻家庭关系的新风尚。
  家庭稳,社会稳,法律进婚房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朔州实践,是“枫桥经验”现代化注入了山西智慧的一个生动范例。

路径引深践行“枫桥经验”

  今年以来,朔州市委常委会6次专题研究政法工作,市委书记姜四清先后作出批示28次。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宋红波带头深入各县区深度调研,指明“一县一品”创建的必要性。
  “我们之所以选择婚俗礼仪改革作为试验田,目的就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促进法治建设进家庭。”朔州市委政法委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书记郭建华说道。
  “推行新时代婚俗礼仪创新实践的特殊意义,就在于它要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朔州蹚新路。”怀仁市委政法委主要负责人说。怀仁市下一步将突出婚俗礼仪公共服务的牵引、调节、兜底作用,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有序推动试点示范、逐步实现全域推开。
  山阴县作为全省党建引领基层网格治理试点重点项目承担县,该县县委政法委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将整合资源推出婚俗礼仪公共服务清单,面向行业领域出台倡导性服务标准,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普遍设立“不忘初心、永结同心”典礼台,组织青年党员干部举办示范性颁证仪式,建设家教家风馆,努力打造婚俗礼仪供给的新样板。
  如今,朔州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持续深化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民政部门推进婚姻登记场所标准化建设,设立多功能婚姻家庭辅导室,打造沉浸式颁证大厅。同时,政法、宣传、民政、市场监管、文化等多部门同向发力,加强婚庆服务行业监管,鼓励婚庆企业推出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婚礼服务项目及产品,增加群众“幸福选项”。

创新实践推动社会治理

  婚俗礼仪创新实践怎么干,朔州的回答是:以点突破带动整体突围。
  2022年9月22日,朔州市委平安朔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朔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朔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新时代婚俗礼仪创新实践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响亮提出,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推进德治、法治、自治融合为路径,以优化公共礼仪服务供给为抓手,发挥礼仪支撑秩序、治心化性的功能优势,从家庭组建的源头抓起,推动新时代婚俗礼仪创新实践,探索市域社会治理善治之路,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的塞上绿都提供坚实社会基础。
  《意见》明确要求,要强化各级党委对婚俗礼仪的引导规范,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优势,推动党管礼仪落到实处。《意见》强调,要突出婚姻家庭法律关系的确立,加强婚姻家庭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强化群众对法定义务、家庭责任及社会责任的认识。
  “就是要从新家庭建立的‘第一粒扣子’抓起,指导开展新时代婚俗礼仪创新实践。由党组织负责人、社区干部在婚礼现场为新人‘颁证、释法、明礼’,有效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立柱架梁、夯基垒台的重要作用,从源头上预防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发生,以千万个家庭的和美幸福保障市域城乡社会的和谐稳定。”朔州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王永磊介绍。
  目前,朔州市基层社会治理品牌效应凸显。六县(市、区)持续创优“一县一品”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品牌,形成朔城区“多渠道预防、多主体参与、多维度化解”、平鲁区“门神网格”、怀仁市“德云剑”、山阴县“五治融合”、应县“流动调解室”、右玉县“枫桥红”守护“右玉绿”等一批“朔字号”治理品牌,探索了各具特色的县域善治之路。

 本报记者杨锐兰锋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15期

  • 第2023-09-14期

  • 第2023-09-13期

  • 第2023-09-12期

  • 第2023-09-11期

  • 第2023-09-08期

  • 第2023-09-07期

  • 第2023-09-06期

  • 第2023-09-05期

  • 第2023-09-0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