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要闻

革新“搜索”让办案用法“一站搞定”

临汾市尧都区公安局研发“尧警法通”向科技要战斗力

  “现在办案时遇到引用法律条文存疑时,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登录‘尧警法通’执法工具箱,搜索与案情精准匹配的法律条文,从而让案件办理更加依法规范。可以说平台已经成为尧都公安民警执法办案的‘良师益友’。”如今在临汾市尧都区公安局,谈及局里自主研发的“尧警法通”,不少一线办案民警深感受益。
  尧都区公安局局长崔军告诉记者,他们按照公安部确立的“健全覆盖执法各岗位、各环节的规范细则和实战指引,努力为基层一线提供精确指导和有力保障”工作要求,精心打造出“尧警法通”执法工具箱,基层公安民警依托平台学法用法,执法办案驶入规范化“快车道”。
  据了解,“尧警法通”是尧都区公安局根据历年来制定的执法岗位工作标准,将山西省公安机关110接处警规范及执法规定和实战指引纳入平台,通过执法工具箱设置法律条文的比对、分享、互动、统计、查询等功能,方便民警在线学习,督促学法习惯养成,并自动生成学法统计,使之成为民警个人学法考核依据,确保民警在案件办理全过程有规范、有指引、有监督。
  “以前基层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执法依据不知道、不熟悉、不系统,找不到、找不准、找不全等问题,我们认真研究分析后组织相关力量,经过不断尝试与磨合,研发出了这个实操性非常强的平台。目的很明确,在全局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推进执法规范化工作提质增效。”牵头负责平台研发的尧都区公安局党委委员陈吉宁对记者说道。
  “我们以法治大练兵活动和每周一学学法制度为统领,推动学法培训常态化开展。”崔军说,今年以来,他们重点选择与业务密切相关的常用法律法规及新颁布法律,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基本法律知识与重点法律法规相结合、条文解读与典型案例剖析相结合的办法,以警种特点、执法实际和存在的短板弱项为切入,有针对性地开展了18期培训,有效增强了民警队伍的法律素养。
  “办案中涉及某一项罪名查询时,借助‘尧警法通’工具箱搜索,能全面了解到有关司法解释及指导意见。这样既方便民警之间的沟通交流,又能加快案件审核进度,真正起到了为民警‘减负’的作用。”该局法制民警伊琳茹对“尧警法通”执法工具箱青睐有加。
  正如所言,“尧警法通”执法工具箱特别设置“每周一学”学法、执法岗位工作标准、执法执勤行为规范、执法办案系列制度、执法办案法律适用、最高检指导性案例、执法办案实务参考等七个索引版块。其中“执法办案法律适用”设为行政执法、刑事执法、公安法规三个项目,收录了公安常用法律、行政法规、公安常用司法解释、法律条约、规范性文件等内容,民警在办理案件过程中,通过点击搜索罪名即可找到依据、找准依据、找全依据。一线民警由过去遇到问题找“百度”,变成如今遇到问题查“工具箱”。
  与此同时,“尧警法通”执法工具箱不断完善平台数据、优化平台架构,并补充典型案例,及时更新新法新规。执法工具箱还依据公安机关行政执法职能,梳理汇总了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公安部规章全文以及赋予公安机关行政拘留处罚权法律的具体适用条款,并在网页显著位置设置飘窗搜索框,加大民警的重点关注,方便查阅和学习。
  今年8月初,该局段店派出所在办理一起因婚姻家庭矛盾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件时,办案民警通过“尧警法通”执法工具箱搜索相关法律条文,依据最高检、公安部《关于依法妥善办理轻伤害案件的指导意见》,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把握法理情统一,依法对犯罪嫌疑人小雷(化名)采取了取保候审措施。
  “各类警情如何规范处置,社区工作怎么做,治安检查怎么开展,矛盾纠纷如何化解……执法工具箱还在持续上新。我们的目标是让它成为民警执法办案始终可信的好助手。”对于“尧警法通”执法工具箱的拓展应用,崔军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杨锐 狄红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26期

  • 第2023-09-25期

  • 第2023-09-21期

  • 第2023-09-20期

  • 第2023-09-19期

  • 第2023-09-18期

  • 第2023-09-15期

  • 第2023-09-14期

  • 第2023-09-13期

  • 第2023-09-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