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创新提出“赵树理调解模式”
高平公安交警实现“一站式”快速处理与化解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高平公安交警实现“一站式”快速处理与化解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基层是“枫桥经验”的根脉所系、力量所在。近日,全省“化解矛盾纠纷、助力转型发展”调研采访团深入太行山腹地晋城市,一起感受那里是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新时代“枫桥经验”又是如何在晋城开出“幸福之花”的。
高平公安交警大队
“四化”新模式助力化解矛盾
近年来,结合道路交通矛盾纠纷警情体量大、处置流程繁的特点,高平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以“减量控大”为牵引,确立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执法办案信息化、赔偿标准统一化、矛盾化解多元化”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四化”新模式,发挥交警牵头作用,引导法院、民政、保险等相关机构主动参与作为,将交通事故处理的矛盾化解工作前置化,努力实现“一站式”快速处理与化解道路交通事故纠纷。
“依托‘交管12123’App,针对矛盾争议不大、财损较小的事故,引导当事方现场拍照后上传,由交警通过互联网后台认定事故责任,生成电子事故认定书,明确理赔责任与义务,实现了线上快速处理。”高平市公安交警大队副大队长魏丁伟介绍,轻微事故则与辖区保险公司建立“快处快赔”工作机制,共享事故信息,确保相关部门无缝对接。
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对一些人身伤害严重或车损严重的交通事故,晋城市公安交警大队强化与法院、司法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统一事故的定责和赔偿标准,从调解到诉讼、从判决到执行,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管到底。
“激活救助基金、盘活法律援助、用活救助手段,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通过各项政策确保事故伤者看得起病,家庭贫困者打得起官司,全力助推道交矛盾纠纷全流程化解。”高平市交警大队大队长郭天祥强调。
多种救助手段依法运用,有利于道交矛盾的成功化解,同时也极大提升了群众的政策获得感。截至2022年底,高平市共对251名伤者使用各类救助基金723万余元,救助基金垫付率全省第一。
沁水公安嘉峰派出所
“赵树理警务室”为民解忧
沁水县嘉峰镇是人民作家赵树理的故乡。今年初,沁水县公安局嘉峰派出所将第一个驻村警务室设在了尉迟村。
走进警务室,随着一名辅警的介绍,赵树理的生平和重要理念逐一展开。“先看戏、后说事”“先算账、后了事”“先放气、后说理”“先把脉、后治病”“先戴帽、后和好”……
朗朗上口、句句在理,从赵树理的文学作品中,嘉峰派出所寻找解难题的“密钥”。该所将“赵树理文化”“枫桥经验”“三治理念”融会贯通,总结出“五先五后”定方法、“四理六象”作标尺等调解手段,这些切合当地风俗文化的矛盾调解方式方法,实践效果良好。
几年前,房屋相邻的王某和商某商议后,由王某垫资一起修建房子。但在房屋建成后,由于缺少材料购买凭证,两家在结算时产生了纠纷。之后,在修院墙、换暖气管等事情上,双方互不相让,矛盾加深。
嘉峰派出所所长韩学文从一则颇有“赵树理口吻”的小故事开始,先后运用“五先五后”多元化解,一步步“放了戾气”“算了旧账”“治了病根”,双方化解恩怨和好相处。
警情多、民警少,是基层派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韩学文说:“民警少暂时无法解决,但关口前移,把办公桌搬到群众家门口,着实破解了‘警情多’的难题。”尉迟村群众称赞说:“警务室就是咱群众家门口的110。”
目前,全镇已设立7个驻村警务室,统一命名为“赵树理警务室”。这些驻村警务室学习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用活赵树理人文名片,深挖探索基层治理要义,在社会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警民群防群治、警务便民服务等方面发挥出巨大作用,成为当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响亮品牌。
晋城中院
当庭宣判倒逼法官主动作为
“在群众看来,三个法官开半天庭,抱着案卷来,又抱着案卷走。案件事实清楚,不管是否有利,当事人都觉得不够公开。”晋城中院立案庭郑金坤谈了他的感受。
从2021年2月3日开始,晋城中院审判委员会通过《关于推进当庭宣判的实施意见(试行)》,文件要求全市两级法院开庭审理刑事、民事、行政等诉讼案件,鼓励当庭宣判,逐步提高当庭宣判率。两年的践行,法官们欣喜地发现,当庭宣判促进了调解率的提高。
在审理山西某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系列案时,当房地产公司得知要当庭宣判后,便主动拿出多项调解方案;当事人得知后,也想抓住最后的调解机会。最后,该系列案均以当庭调解方式结案。
从开庭到宣判,一气呵成。当庭宣判就是让人民群众通过最接近结果的过程感受公平正义。这样的方式,最受考验的是法官。
“在熟悉案卷的基础上,短时间内还要完成证据采信、事实认定和法律说理,工作节奏明显加快。”郑金坤坦言,他们的工作很“卷”,法院领导班子会随时“请”陪审法官聊一聊手头案件,为的就是督促养成扎实的基本功。
“当庭宣判不是目的,真正的内涵是效率与公正。”晋城中院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院长徐尚勇思路清晰。结合“两级三评互动”审判管理工作法为主的审判管理体系,晋城市法院以当庭宣判这个“杠杆”倒逼法官主动作为,此举将有效撬动审判质效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