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社会治理

“三站三调”为家庭和睦保驾护航

晋城积极探索夯实社会稳定的“家庭细胞”

  • 记者在高平市妇联了解“三站三调”工作新模式

  •   “夫妻之间最美好的回忆或者最幸福的事情有哪些?”“现在夫妻之间最大的矛盾和分歧是什么?”……大小14道考题,出自《婚姻家庭考试卷》。
      “一张考卷,一个契机,为的是引导当事人整理思绪,思考家庭、婚姻所面临的难题。”阳城法院民事审判庭副庭长李娜说,举措虽小,但成效很大。
      紧紧围绕有效预防和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阳城法院“家庭教育指导站”、高平市妇联“三站三调”工作法、晋城市市域社会治理中心的社会心理服务,积极探索维护家庭和睦。
      近日,全省“化解矛盾纠纷、助力转型发展”调研采访团一起寻访针对家事纠纷调解大格局下的“晋城经验”。

    保驾——阳城联动建站助力家庭教育

      二十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室,除了桌椅,墙面上言简意赅的标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告诉身临其境的人——家,也要讲法、讲理、讲沟通。
      今年8月11日,阳城县法院与县妇联共同打造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站”,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优势,积极探索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
      “家事案件与基础社会关系和群众生活需求密切相关。”在阳城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续彩艳看来,家事审判并非仅涉及个人私权,还兼及婚姻关系的稳定、未成年子女的成长、老年人的赡养等社会公共利益。
      采访中,李娜讲起最近刚刚发生的一起案件。一对夫妻感情破裂,虽育有两个孩子,但离婚期间,两人都不想承担孩子的抚养责任。“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积极发挥作用,经过几番调解、心理辅导、独立安抚,当事人双方缓和了情绪,认识到“婚可以离,但孩子双方都要管”。
      “家事审判中,不仅要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传统民事举证规则,必要时还应当履行主动探知职能。”续彩艳强调着,“我们的努力要以修复婚姻家庭关系、实现家庭和睦为导向,其目的不仅仅是‘案结’,更是‘事了’‘人和’。”

    护航——高平妇联“三站三调”助维权

      八旬高龄的王奶奶,身患脑梗多年,虽有6名子女,但因赡养问题意见不断,老人不得已向法院起诉维权。
      高平市寺庄法庭“维权调解站”受理此案后,承办人考虑到老人急需尽快解决赡养问题,于是一通电话打给高平市妇联副主席李丽红,“这个事,咱们一起帮老人解决。”
      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由市妇联“维家调解站”、司法“维和调解站”全程参与该案件的调解。法律援助中心为老人提供法律援助,调解小组分别用不同的方式和老人的几个子女交谈。最终,老人子女就母亲赡养问题达成了一致调解方案。
      “依托‘三站三调’工作模式,该案件得到了妥善处理。”李丽红介绍,“三站”即在市、乡、村三级妇联组织建立婚姻家庭纠纷“维家调解站”,在基层司法所建立婚姻家庭纠纷“维和调解站”,在法院家事法庭及基层人民法庭建立婚姻家庭纠纷“维权调解站”。
      站点的设立,是为更畅通地调解。“三调”便是在“三站”开展的家庭初始调解、法律咨询调解、诉前维权调解,以和为主线进行“三站三调”式化解家庭纠纷,形成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建立多层次、多渠道调解格局,以法育人,在情、理、法之间寻找平衡点,让化解更具力度,更有温度。
      据了解,自2021年10月份婚姻家庭纠纷“三站三调”工作启动以来,“三站”成功调解婚姻家庭纠纷9起,促进了家事纠纷的有效化解,夯实了社会稳定的“家庭细胞”,切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27期

    • 第2023-09-26期

    • 第2023-09-25期

    • 第2023-09-21期

    • 第2023-09-20期

    • 第2023-09-19期

    • 第2023-09-18期

    • 第2023-09-15期

    • 第2023-09-14期

    • 第2023-09-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