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辛苦了一年的农民朋友们终于迎来了丰收季,但秋季天干物燥,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火灾,使心血付之一炬。
10月11日,朔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应县大队的消防救援人员接到报警电话称,一村庄玉米秆起火,现场冒着浓浓黑烟。到达现场后,消防救援人员发现火势借大风已蔓延到还未收割的玉米地,便立即和村民展开扑救,将明火成功扑灭。
10月7日,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郑家寨镇大吴家村农田内,一台正在进行收割作业的联合收割机突然起火,周围群众见状随即利用灭火器进行前期扑救,同时拨打119电话报警。消防救援人员到场后迅速铺设一条百米多长的水带干线进行扑救,并疏散周围群众。在扑救过程中,联合收割机轮胎因燃烧发生爆炸,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此外,秋收时节也是农机事故多发阶段,农民朋友们需要格外注意。
近日,朔州市应县一男子秋收时,不慎脚卡收割机,急需救援。到达现场后,消防救援人员询问得知,被困人员在收玉米时,发现收割机出现故障,上前查看时,脚底打滑,不小心将脚卡在了收割机里。消防救援人员立即利用无齿锯对收割机外壳切除拆卸,将内部滚轮切开后,利用液压扩张器将其扩开,用撬棍辅助固定扩开位置,救出被困人员。
9月13日,运城市夏县也发生了一起腿卡拖拉机的事故。接警后,运城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消防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处置。由于道路崎岖,消防救援人员只能步行前往。到达现场后,救援人员了解到,老人在驾驶手扶拖拉机时操作失误,不慎将腿部卷入拖拉机的旋耕犁中,身体被困并且受伤严重。消防救援人员立即展开救援,一边安抚受伤人员情绪,一边利用扩张器对受压部位进行扩张,最终成功将被困人员救出,并交由现场医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多起事故表明,村民安全意识薄弱已经成为秋季火灾频发的“元凶”。
为严防秋收火灾发生,提高广大村民朋友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连日来,我省各级消防救援队伍“趁热打铁”,给农民们送上干货满满的消防安全课。
“大叔,秋收时,不要在田地里抽烟,烟蒂落地要及时踩灭;阿姨,秸秆要科学堆放,远离道路、电线、火源等,尽量不堆放在房前屋后,且要有安全的防火间距……”晋城市陵川县,为了能把防火知识讲明白、讲透彻,宣传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把秋收季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变成村民们农忙时闲聊的话题。同时,宣传人员还详细地给村民们讲解了秋收期间诱发火灾的原因、特点、危害性,普及了农机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农作物运输及储存的防火要点、日常用火用电规范及初期火灾扑救方法等知识,并告诫村民要坚决杜绝就地焚烧秸秆、田间吸烟、乱丢烟头等不安全行为,严防“火烧连营”现象发生。
不仅如此,宣传人员还敲门入户提醒村民要注意日常安全,“谨慎用火、用电,出门前要检查是否关闭电源,定期开展隐患自查……”在一户村民家中,宣传人员嘱咐道。
宣传同时,宣传人员耐心指导自查自纠家中的火灾隐患,并就如何预防家庭火灾、如何逃生自救等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同时,将制作印有消防元素的消防宣传手册、手提袋、围裙等日常用品发放到村民手中。
除此之外,宣传人员还充分利用农村“大喇叭”传播快、覆盖面大的优势,精心挑选与农村相关的农村防火公约、消防安全注意事项等知识总结成《秋收农村防火安全十二条》,在各村广播站进行广播,将消防安全“最强音”传递到田间地头。
10月13日,运城市稷山县的宣传人员就和消防志愿者们一起来到稷峰镇、蔡村乡等开展秋收防火宣传活动,提醒村民们秋忙时节注意防火安全,进而强化大家的防火安全意识,筑牢秋收季节消防安全防火墙。
“收割完的秸秆等可燃草料要科学堆放,远离道路、电线、火源,要有安全的防火间距……”在稷峰镇太杜村,宣传人员挨家挨户地为村民们讲解焚烧秸秆的危害,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消防、学习消防的浓厚氛围。
“小伙子,这个玉米秸秆晒干储存时千万不能遇到明火,咱那个烟头、火柴梗千万不能随手丢在田边,要确保它完全熄灭……这是防火常识,闲暇时多看看,学消防懂安全,关键时刻有大用……”运城市绛县的宣传人员根据秋收季节火灾防控特点,就干稻草远离火源、烟头不随便乱扔、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等向村民们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并叮嘱村民们:“使用收割机等机器作业时要按规范操作,保持适当距离,防止手、腿、脚等被卡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秋收宣传活动的逐步开展,使农民朋友们意识到了焚烧秸秆、烧荒的严重危害,让田间地头忙于秋收的村民们了解了更多的消防安全知识,增强了安全意识,助力秋收,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燃”。
本刊记者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