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和单位,对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前三季度,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以洪涝、干旱、台风、风雹和地质灾害为主,低温冷冻和雪灾、地震、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8911.8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499人,紧急转移安置275.1万人次;倒塌房屋11.8万间,严重损坏42.2万间,一般损坏103.5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9714.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082.9亿元。那么,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灾害该如何科学防范?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温馨提示
地震
在室内时:就近躲避,躲在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也可快速跑到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要远离窗户、镜子、炉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等设施。躲避时,尽量趴下,使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但不要压住口鼻,同时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也可以蹲下或坐下,尽量把身体蜷曲起来。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或用被子、枕头等保护头部。如果来得及,要先打开门,以保证逃生通道畅通。
在室外时:逃生时,记得关闭煤气开关、电闸。远离烟囱、水塔、高树、立交桥、高压线、路灯、广告牌等。
被困废墟时:保持冷静,保存体力,尽量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周围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危险物,并用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注意户外的动静,伺机呼救。
泥石流
身处泥石流多发地区时:随时注意暴雨预警预报,选好躲避路线。留心周围环境,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在上游地区的人若发现泥石流征兆,应设法通知可能受到影响的下游村庄、学校、厂矿等。
在沟谷内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峭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发现泥石流袭来时:应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且不要停留在凹坡处。千万不要在泥石流中横渡,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应选择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缓开阔的地方停留。
山体滑坡
发现山体滑坡前兆时:发现斜坡上有明显的裂缝,裂缝在近期有加长、加宽现象。坡体上的房屋出现了开裂、倾斜,坡脚有泥土挤出、垮塌频繁时,要提高警惕。
发生滑坡后:保护好头部,向两侧逃离,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不要停留在凹坡处。遇高速滑坡无法逃离时,不要慌乱;如滑坡呈整体滑动,可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
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