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你们的精准监督、积极帮助,我们按照磋商意见整改纠错,这才避免了国有财产流失,维护了国家利益。”近日,阳泉市人社部门社会保险中心工作人员专程赶到阳泉市城区人民检察院,将写有“公益诉讼解难题,检察为民办实事”的锦旗交给检察官。
原来,张某退休前任某事业单位党支部书记,退休后,因开办企业造成安全责任事故构成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阳泉市人社部门社会保险中心未及时停发张某退休待遇,致张某多领养老金7万余元。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广大群众的养命钱,决不能任其流失。今年8月,阳泉城区人民检察院收到这一线索后,敏锐地感觉到,该问题线索比较清晰,可查性很强,第一时间向人社部门调取相关案件材料及多发放养老金明细,并向该院刑事检察部门调阅张某刑事判决及个人身份情况,同时还向法院刑事审判部门了解了刑事判决向张某退休前单位送达情况。经过充分调查核实,经阳泉市人民检察院同意后,城区检察院依法与人社部门进行磋商,发出磋商意见,督促其依法履职。
发出磋商意见后,秉持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既监督又配合,既支持又协作的理念,第三检察部全程跟进追缴工作,多次与人社部门沟通,了解其履职存在的实际困难。人社部门反馈,目前张某及家人所有银行卡因为开办企业贷款逾期后,已被法院冻结,没有实际领到养老金,也没有能力归还这笔钱。人社部门也曾去往法院,请求法院协助将冻结款项中的养老金部分划转至人社部门账户,但法院因该笔款项不具备优先性而无法优先划转。钱还在卡里,总归是个好消息。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和检察官决定将法院冻结的这笔钱作为突破口。
检察机关牢牢把握公益诉讼“协同之诉”定位,分管副检察长带领第三检察部干警多次前往法院执行部门,了解相关民事执行案件具体案情,邀请法院承办人、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等召开沟通协调会,快速商定具体解决方案。最终,在法检两院协作下,经申请执行人某银行书面同意,该笔款项最终顺利划转至阳泉市人社部门社会保险中心账户。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养老已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案是城区社会保险基金领域首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有效防止了国有财产流失,使百姓的“养老钱”真正成为“放心钱”。今后,城区检察院将继续牢牢把握公益诉讼“协同之诉”定位,协同行政机关防范化解国有财产流失风险,守护好国家的“钱袋子”。
本报记者孔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