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无法预知生命的外延,却可以丰富它的内涵;无法把握生命的量,却可以提升它的质。”我们每个人都在走着别人无可替代的人生路,戒毒人员也不例外。
面对戒毒过程中的顺与逆、成与败,戒毒人员会迟疑、迷茫、自卑,甚至因看不清未来的路而轻视生命、自伤自残。针对这一问题,临汾戒毒所心理矫治中心开展了生命教育团体辅导活动,帮助戒毒人员重新审视自己,带给他们重塑人生的信心。
“在生命教育团体辅导活动中,我们运用了积极心理学和绘画疗法技术,同时围绕自强人生、减压人生、感恩人生、珍惜人生、规划人生五个步骤开展。参加此次活动的24名男性戒毒人员年龄介于30至40周岁之间,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上,吸食毒品的种类均为土制海洛因,吸毒时间为1到5年。”谈起此次活动,该所心理矫治中心主任任孟贤仿佛有说不完的话,“戒毒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就是要引导戒毒人员认识到生命的长度、宽度、厚度、温度,让他们明白荆棘里也能开出美丽的花。”
伴随着《相逢是首歌》的背景音乐,团体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参加活动的戒毒人员轮流坐在心理矫治中心团体咨询室中间,接受其他人的“优点轰炸”。
当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石磊坐在圆圈中间时,其他成员一一说出了他的优点:集体意识强,为大队及班组建设出谋划策;乐于助人,主动搀扶行动不便的戒毒人员去食堂;有顽强意志力,在国庆节拔河比赛中为大队争得荣誉……
听着这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夸赞,石磊不好意思起来:“入所以来,我整天情绪低落,为自己沾染毒品而后悔内疚,也因被强戒而惭愧自责,总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大家的夸奖让我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我很高兴,也很激动。最重要的是,我发现以前的自己总是盯着缺点不放,所以失去了戒治的积极性。”
现在的石磊精神头十足,他表示会在剩余的戒治生活中,心存感恩,将戒期变学期,将戒毒所变学堂,从内心建立起积极的自我形象。
被接纳、被认可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正如任孟贤所说,当戒毒人员得到别人的肯定时,会欣喜、会感慨,还会有启发,甚至让他们得到开启新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规划人生”也是此次活动的重头戏。在这个环节中,心理咨询师组织戒毒人员展开纸笔练习,并填写“我的生命线”和“亲情账单”。
一开始,戒毒人员吕毅表现得十分消沉。随着心理咨询师的引导,吕毅慢慢地打开了心扉,态度也有了明显改变:“以前为了吸毒向父母要钱时,他们总说我自私,我当时很生气,还固执地以为父母并不关心我。但填写‘我的生命线’和‘亲情账单’时,我的心不由得一颤。我今年34岁了,已经度过了近一半的人生。回想过去的34年,我除了要钱,还是要钱,没给父母买过一件礼物,甚至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
此时的吕毅早已哭得泣不成声:“我要多为父母考虑考虑,他们现在已经60岁了,我应该好好规划出所后的生活,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浑浑噩噩地度过余生。”
“像石磊、吕毅这样的戒毒人员还有很多,他们缺乏直面困境的勇气。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要做的便是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掌握应对困境的正确方法、学习规划人生之路。”任孟贤说,开展生命教育团体辅导活动的意义便也在于深化戒毒人员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让他们的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绚烂多彩。(文中戒毒人员均为化名)
韩亚超 景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