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泽州县公安局川底派出所巩固发展和事佬调解机制,建立调解室,聘请辖区有威信的老支书、老党员、退休老民警、老村干部作为调解专家,构建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法庭庭长、律师、群众力量参与的“三长+N”多元矛盾会商调解机制,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效果明显。
“信访老户”变身调解员
焦某因妻子手术后遗症问题多次上访。针对这一情况,多年来,川底派出所协同党委政府、法庭携和事佬多次到焦某家协商沟通,并对其生活进行救助,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春风化雨解心结,在和事佬的用心调解下,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整个过程下来,焦某也学到了不少相关法律知识。结案后,他主动要求加入信访调解员队伍现身说法,积极参与化解信访案件,为全镇和谐稳定贡献正能量。
和事佬调解工作室从源头上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实现了辖区内信访案件逐年下降的良好态势,促进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医治未病”源头消除隐患
“没想到,派出所主动上门调查情况,为我们进行调解,我3天就拿到了赔偿金。”川底镇赵师傅看着手中的赔偿金说道。
原来,赵师傅将车辆停放在陈师傅商铺门前,双方因此发生争吵和肢体冲突。民警在下乡调查期间获悉此情况后,为避免长期积怨致使矛盾升级,便主动将二人请到和事佬调解工作室。调解专家焦吉元劝说赵师傅换位思考,商铺被堵确实会影响生意,赵师傅也承认自己做法欠妥,当场给予受伤的陈师傅赔偿金,双方握手言和。
川底派出所深入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由民警带领和事佬调解员深入田间地头、村社农家,以“一条凳子谈家事”的方式知悉群众诉求,主动化解隐藏的矛盾纠纷,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
“坐堂会诊”共化疑难纠纷
今年3月,村民李某在某煤矿井下发病,送医救治后死亡。李某家属与煤矿就人道补偿一事协商无果,便多次在煤矿门口聚集。
为避免事态升级,民警将双方请到和事佬调解室,由公安、法庭、司法所、律师等力量共同开展“三长会商”调解,最终煤矿同意给李某家属18万元作为人道补偿。为确保煤矿执行到位,川底派出所协调法庭诉前确认,保障了案结事了,不再反复。
川底派出所拓展“三长会商”机制,协调司法所所长、法庭庭长、律师等共同参与疑难复杂矛盾“会诊”,从多个维度展开化解,取得了良好效果。该所创新推出“警律协作”机制,打造派出所主导、驻所律师配合、和事佬调解专家参与的矛盾调解新格局。该机制施行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58起,受到群众称赞。
“空中调解”距离不再受限
“现在派出所线上就可以调解矛盾,真是太方便了,感谢警察同志。”在深圳打工的王某对民警说道。
原来,王某酒后经常与妻子李某发生争吵,今年5月20日晚,双方升级为肢体冲突,儿子王小某也被王某打伤,王小某表示要对王某采取过激行为。王某因羞愧离家赴深圳打工,但一直联系民警希望得到调解。民警邀请和事佬调解专家李保敦对王小某进行劝导,告知其过激行为将承担的法律后果,并通过“空中调解室”线上服务平台连线到王某,严厉告知其酒后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王某表示极其后悔酒后行为,保证不再饮酒,并请民警见证,最终家庭重归和睦。
“空中调解室”是川底派出所为方便行动不便群众和外出务工人员推出的矛盾调解模式,调解双方通过线上服务平台视频连线,实现了“你不来,我不去”的“空中调解”。
本报记者郭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