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山西戒毒

省戒毒局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本报讯(郝丽娟 韩亚超 贺鹏宇)为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升戒毒场所艾滋病防治工作成效,近日,省戒毒局在全省戒毒系统开展了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主题为“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
  戒毒人员是艾滋病感染高危人群,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对保障场所安全稳定、恢复戒毒人员身心健康和提升场所戒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戒毒局要求,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紧扣主题,制订活动方案,做好任务分工。主要领导要深入防治第一线,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把艾滋病筛查和预防,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措施等工作落到实处。分管领导要亲自指导工作方案的制订,亲自组织系列活动的开展,确保此次活动取得实效。全体民警要带领戒毒人员积极投入到防治艾滋病的活动中来,确保戒毒人员“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一个都不能少”。各单位要主动与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取得联系,积极邀请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与戒毒场所举办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形成艾滋病联治联防联控工作合力。
  省戒毒局指出,各单位要结合专业技术机构、健康教育资料库等发布的相关科普宣传素材,制作适合场所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材料,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防艾禁毒专题宣传,使广大民警职工、医务人员、戒毒人员深入了解国家艾滋病防治政策和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教育和引导戒毒人员正确认识艾滋病,提高戒毒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要积极邀请当地疾控部门、科研院所和医院的专家学者、医务人员通过远程视频或现场授课的方式开展专题讲座,树立起“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加强防治建设,能切实提升治疗效果。为此,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要求,争取属地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的指导与支持,增加戒毒场所艾滋病防治经费投入,配备相应的监测设施、设备和试剂,提升戒毒场所艾滋病诊断和治疗能力。有条件的场所可根据工作实际,逐步建立和完善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确诊实验室,提高艾滋病检测效率和精准度。同时,要加大艾滋病戒毒人员专管民警及场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完善相关工作制度,确保艾滋病防治工作安全。
  各单位要按照诊疗规范要求,在抗病毒治疗前对艾滋病戒毒人员进行依从性评估,告知其抗病毒治疗作用、可能出现症状的应对措施和中断治疗的后果等,切实提高抗病毒治疗的成功率。要认真进行戒毒人员艾滋病筛查和艾滋病戒毒人员定期检测工作,及时掌握艾滋病戒毒人员病情变化,提高所内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对自身疾病分期、生理状况和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的知晓率。此外,要加强与当地疾控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出所衔接工作制度优势,确保艾滋病戒毒人员出所回归社会后能够得到有效的后续照管和持续的抗病毒治疗,保持抗病毒治疗效果。
  省戒毒局要求,各单位要加强对艾滋病戒毒人员的心理疏导、心理干预和关怀救助,鼓励其正确面对病情、消除恐惧心理,引导其树立艾滋病“感染到我为止”的责任意识。要加强艾滋病戒毒人员的生活保障,积极开展送医、送药、送温暖活动,切实解决艾滋病戒毒人员的实际困难,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要加大对艾滋病戒毒人员抗病毒治疗的宣传力度,鼓励艾滋病戒毒人员接受国家的免费抗病毒治疗,提高场所抗病毒治疗的覆盖率。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22期

  • 第2023-11-21期

  • 第2023-11-20期

  • 第2023-11-17期

  • 第2023-11-16期

  • 第2023-11-15期

  • 第2023-11-14期

  • 第2023-11-13期

  • 第2023-11-10期

  • 第2023-11-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